別說五六十歲正值壯年了,就是七八十歲的人,才思敏捷不弱于年輕人的也大有人在。
當然,還是分人。
有人七八十歲尚能做實驗、發表論文、打游戲,也有人七八十歲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看個電視都得子女幫著換臺。
其中的區別就在于是否有主動學習、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像是楊忠嗣這等全能性的統帥,學習能力絕對是拉滿的,自我思考已經是本能,思想也是與時俱進,絕不會輕易與時代脫軌。
這等大才想著退休?怎么可能?趕緊給本王卷起來!!!
見楊忠嗣仍面露遲疑之色,李徹給楊璇使了個眼色。
楊璇心領神會:“父親還要棄女兒而去嗎?”
楊忠嗣見楊璇面色哀傷,心中愧疚更深。
李徹則是在一旁乘勝追擊,使出了殺手锏:“舅舅,還請您助外甥一臂之力。”
楊忠嗣又是渾身一顫。
他是前朝文帝義子,煬帝義弟,也是李徹母妃的義兄,論關系李徹的確能叫他一聲舅舅。
只是李徹身份尷尬,為了避嫌才一直稱呼楊叔、楊師。
而如今再次聽到李徹叫自己舅舅,楊忠嗣立刻想到了皇兄、皇妹。
煬帝雖是個昏君,但對楊忠嗣卻是沒得說,李徹的母妃更是和他關系頗好,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玩伴。
而如今楊家血脈斷絕,李徹這個身負兩朝血脈的皇子,已經是和先帝血脈最近的人了。
“也罷。”楊忠嗣終于嘆了口氣,緩緩站起身。
看著滿眼渴求的李徹,認真地躬身下拜:
“既然殿下不嫌棄老夫年邁,老夫愿替殿下持鞭墜蹬,生死相隨!”
李徹自是大喜,連忙親自去扶。
這位楊大帥可是大才啊,自己的兵法就是他教的,李徹對楊忠嗣的本事再了解不過了。
陳平之已經是自己麾下最杰出的統帥了,而他一身兵法韜略皆出自楊忠嗣傳授。
這世間只論兵陣戰法,怕是沒有人能超過楊忠嗣了。
“殿下莫急,還記得上次離別之時,老夫曾說過‘下次相見,必會帶著十萬大軍前來投靠’嗎?”
李徹微微一怔,笑容僵在臉上。
好像確實有這么一回事,自己倒是忘了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