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沒把婚宴拖得太久。
在李霖到達朝陽城的第三天,便是個良辰吉日。
此日,奉王府熱鬧非凡。
朝中諸卿紛紛到場,軍中諸將能脫開身的也齊聚而來,便是在外駐守的陳平之、李勒石、王虎等人,也有禮物奉上。
周圍的靺鞨蠻族首領也紛紛前來祝賀,雖說奉國附近只剩下些不成氣候的小部族,但他們也是不敢不來。
他們沒指望奉王會記得誰來了,而高看他們一眼。
但人人都怕奉王記得誰沒來
如今的靺鞨氣數已盡,夾在奉國和契丹兩個龐然大物之間茍延殘喘,早晚是要選擇一邊投靠的。
相比于拿靺鞨人當奴隸的契丹人,他們更想要投靠李徹,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討好的機會。
朝陽城中大擺流水席,只要是前來祝賀的百姓,也都能討賞上一杯喜酒。
從天未亮開始,奉王府便已是張燈結彩,賓客還未到,楊叔和懷恩便帶著昆侖奴布置會場。
古時的結婚儀式不叫婚禮,而是叫做昏禮,在黃昏時刻舉行。
沒什么鬧洞房的陋習,也沒什么天價下車禮的逆天行為,就是熱熱鬧鬧地慶祝新人結合的典禮。
最多無非是讓新郎吟幾句應景的詩。
等到了下午,看到時辰差不多了,李徹也在一眾侍女的服侍下穿上婚服。
卻見他身著絳紅圓領袍衫,黑色幞頭下露出烏黑的鬢發。腰間玉帶扣著鎏金虎紋帶銙,隨著走動,袍擺下露出翹頭靴上的孔雀翎紋。
騎上一匹高頭大馬,在曲近山、贏布、胡強等一眾親衛的簇擁下,向王府外而去。
這套婚服大袍倒是沒怎么變過,唐宋時期都差不多。
此刻的流程是向女方宅邸迎親,但常家在朝陽城沒有宅邸,李徹便騰出了一間前朝世家留下的宅院。
李徹前來迎親,劉氏作為當家之人,自然要出來迎接。
見禮寒暄過后,親衛們把彩禮搬入府內。
而此時的常雪凝坐在房間之中,已是換上了新娘的青色婚服。
后世結婚的婚服只有兩樣,要么是中式的鳳冠霞帔,要么是西式的婚紗。
而在古代,婚服跟隨朝代變化,也有不同的種類。
秦漢時期,新娘的婚服以黑色為主,漢末轉變為黑紅色,南北朝時期又成了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