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早有準備,此刻被點名拷問,也不疾不徐。
“父親容稟?!?/p>
“兒子不比四弟認真,卻也備了幾條。”
“一來,是自父親母親起推行節儉治國。母親素來簡樸,不喜金銀,比之昔日歷史后宮奢靡,自有節儉風氣?!?/p>
“二來,便是減輕江南地區的重稅。稅收此事,本就因為地域不同,田地不同,也產量不同,不應該用同一標準要求,應該全國范圍內調控?!?/p>
“就拿甘肅來說,難道也讓甘肅同南方統一賦稅嗎?”
“地里種不出糧食,卻硬逼著要交稅,豈不是官逼民反?”
“因此,因地制宜,才是更加合理公平的?!?/p>
“三來便是流民的安置?!闭f到這個,朱標特地為民請命:“請陛下準允,讓我設立一處專門安置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以幫助他們重新定居生活。”
朱標想的全面,也想的細致。
朱元璋知道,比之他自己的粗暴,這個兒子更顯寬柔相濟。
在經歷他的大刀闊斧之后,一位仁君顯然更能讓大明興旺。
朱元璋高興地點了點頭;“你有這份心,還有這份思考,咱家已經很高興了?!?/p>
“這安置流民的事,本就應該,咱家自然沒有不應的道理!”
朱標一聽,也高興壞了,忙在地上磕了兩個頭:“兒臣替百姓謝父皇隆恩?!?/p>
“起來吧?!敝煸暗溃骸敖袢詹恢皇悄氵M益了,老四進益了,就連咱家也進益了。”
“這個陳平,確實有幾分能耐?!?/p>
朱標知道,幾分,已經是朱元璋夸獎的極限了。
他很少見父親這么夸一個官員。
畢竟他也知道,父親是農民出身,早些年很受這些官吏的打壓,從來都是看不慣這些人的。
更別說這么褒獎了。
“父親說的是,這陳平確實可堪大用。您看是不是也該放他出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正要說話,就聽里面又傳來一陣怒罵聲:
“你想了一個晚上,就想出這么幾個破點子?”
“這也叫策略?這也叫休養生息?”
“還特么歷史之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給你的唯一教訓,就是你從歷史上學不到任何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