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曾說過,歷史之下沒有新鮮事。不論是民生還是政治,在歷朝歷代之中,總有曾經發生過的對照。”
“我回去以后,認真翻閱史書,還真找到不少策略。”朱棣有些自信地說:“學生便說了,請先生賜教!”
陳平拭目以待。
外面。
朱元璋和朱標亦是屏息凝神,等待下文。
朱棣拱了拱手,高聲道:
“我晚上翻閱了漢朝的史書,面對經濟蕭條和社會動蕩的局面,劉家人在這方面做的很是不錯。”
“其一便是減輕田賦。”
“我父親就是很知道這一點。”
“所以自他登基以后,為了恢復國家經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父親將富民和豪強的遷徙走,把田地分給窮苦百姓,讓他們能夠有賴以生存的東西。”
“嗯。”陳平輕輕頷首,一本正經:“接著說。”
朱棣便繼續道:“這其二,便是差遣衛所兵開墾荒地。”
“父皇建立衛所制度,本就是借鑒隋朝府兵和漢末屯田制度。”
“差遣衛所兵開墾荒田,便能更進一步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
“最后一條便是擴大徭役開采礦山,積累鋼鐵打造兵器甲胄。”
聽到這,陳平挑了挑眉,只是暫時沒說話。
門外的朱元璋也很驚訝,跟身旁的朱標對視一眼,二人眼底均是欣慰。
“嘿,老四以往鋒芒畢露,尚武強硬,骨子里跟咱的脾氣幾乎一模一樣。”
“也真難得他能想出這三個辦法,確實是用心了。”
朱標倒是笑呵呵地點了點頭。
“幾位弟弟之中,老二聰慧但秉性惡劣,多行惡事。老三多智卻性格殘暴。老四老五倒是胸懷天下,體恤百姓。”
“也不枉咱平日里對老四多有關愛,他也著實讓人喜歡。”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不屑道:
“你也別一副置之事外的樣子,這些事本就該你這個太子考慮,咱倒是想聽聽你有沒有什么好法子!”
朱標早有準備,此刻被點名拷問,也不疾不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