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這句話,朱元璋嗤之以鼻,覺得是酸儒文生的癔癥。
可今時今日,真正看到了對方的價值,朱元璋才深覺,這是誅心之語!
他正感慨之時,忽然又聽得里面傳來陳平的清朗的聲音。
“其實百姓困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生產力低下,土地產量不足?!?/p>
“如果有雜交水稻和紅薯土豆玉米這些高產作物,即使不開墾農田,如今的耕地一樣能夠養活大明百姓,甚至再多幾倍也不在話下!”
“可惜啊可惜!”
聞言,身側的朱棣滿臉問號,驚訝地問:“什么是雜交水稻?紅薯土豆玉米又是什么?怎么我從來沒聽說過!”
朱棣一時間不由得覺得,自己的這位先生當真是神秘,怎么總是知道這么多,他聽都沒聽過的事!
陳平想了想,他要怎么解釋雜交水稻這種問題。
“所謂的雜交水稻,其實是通過一種技術,培育出能夠提高產量的水稻!”
“如今大明的水稻最好的也不過是從占城來的占城稻,與晚稻共同種植,一年能達到兩熟,年產約在600斤,也就是你們說的六石?!?/p>
“而如果培育了這種雜交水稻,則畝產可以馬上提升到單季一千一百多斤,也就是十二石!”
“足足翻了一倍!”
陳平一想到后世那令人驚嘆的培育技術,還有那位雜交水稻之父,心中就升起一股崇敬之情。
而朱棣聽到這么夸張的數字,整個人都驚了:“這…這么厲害?先生,你說的真是真的?你不要說好玩的話來誆騙我!”
不是朱棣不想相信陳平,實在是這個數字,這個故事太夸張了!
別說朱棣不信,即便是隔壁的朱標和馬皇后,也是有幾分懷疑態度的。
“咱家當了大半輩子的農民,還從沒有聽說過,哪種糧食可以高產到這個地步!”朱元璋搖搖頭。
如果真有這么高產的糧食,那他當年的父母兄弟也不會餓死了。
那年百姓大饑,天下大亂,易子而食,慘不忍睹。
餓死之人何止十數萬!
雖然朱元璋心里不相信,可因為這段痛苦可怕的記憶,他還是心存一分幻想。
“如果,真有他所說的這雜交水稻便好了……”
朱棣不懂糧食的意義,他只懷疑陳平是說了謊話來騙他玩的。
結果陳平狠狠翻了他一個白眼,哼道:“你這是頭發長見識短!”
不過陳平自己也知道,依照現在的生產力,即便他知道培育雜交水稻的方法,可環境跟不上,技術跟不上,這都是難題!
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反而說太多,惹得這些土著懷疑,因此陳平罵過幾句后就收了聲,轉了話鋒。
“雜交水稻就不說了,土豆玉米紅薯,如今就在南美洲大陸等待人發現,這也是充饑頂餓的好糧食!”
陳平自己就是個土豆腦袋。
說實話,土豆這東西,怎么做都好吃,而且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