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之皇,兵中的王者,那寡人就封你個新的官位,兵皇。兵皇只聽命寡人一人,是我大秦軍營的皇者,定位一品官員,權威凌駕寡人之外於任何人,是寡人一人之兵。對此,大元帥可滿意?”嬴政深思了一會,微微點了點頭,露出一抹有些詭異的笑,望著熊俊道。
嬴政話中的意思很明顯,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得出來,熊俊自然對此很明白。
“謝大王封賜。”熊俊嚴肅的對嬴政抱拳道。
“好。寡人宣布,全軍上下歡慶三天三夜,盡情的喝酒吃肉。”嬴政大手一揮道。
嬴政離開趙地之前,將成蟜手中八萬軍接手,交予兵皇熊俊指揮,只給成蟜留下了兩萬他自已的親衛軍。
這兩萬是成蟜自已的兵力,嬴政就算想要調遣,也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趙安王手中也不可能無兵可用,於是嬴政對這兩萬軍兵也就沒有動心思。
趙國就此臣服於秦國,趙王遷被流放到了房陵,不過趙遷的羞恥之心未泯,他不像傻小子劉禪那樣樂不思蜀,而是整天在他的流放之地以淚洗面。而后,嬴政並沒放鬆警惕,派遣心腹全方位對其監控。
太子嘉跟隨成蟜左右,成為了成蟜的心腹之一,宗族數百人對成蟜唯命是從。
趙安王接管趙國領地,以三郡定號,稱之為郡安國,成蟜也上書嬴政改了王的稱號,定位郡安王。
至此趙國滅亡。
熊俊得知何曉天與熊小兵逃離齊國,並沒揮軍進攻齊國,而是根據歷史,雨揮兵滅魏。
趙國被滅,熊俊不但沒有撤下太行山脈秦軍,而且再集結幾萬秦軍調遣過去,做出一副要進攻燕國的態勢。
趙國覆滅之后,熊俊並沒有取趙的意思,他的下一個目標是魏國,可是大秦對魏出兵,毫無理由可言。
何曉天與熊小兵進入齊國地界,就見到了齊王,而且還見到了故友何震均,從而留就此留在了齊國。
齊王不敢貿然出兵,怕因此引禍上身,最終沒能及時出兵救援。
何震均的連番勸說之下,齊王派出使者走訪燕與魏兩國,希望其他兩國能同時出兵,救援即將被滅國的趙國。
燕國與趙國有世仇,根本就不可能出兵救援趙國,而且在趙國邊界有秦軍,這壓制著燕國註定不敢妄動。
三國還未達成共識,趙王遷就已俯首稱臣,他們的救援已經沒有了絲毫意義。
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
熊俊對燕國早有決策,待時機成熟,就可以發兵滅之,目前他還是要想辦法,先找一個進攻魏國的理由。
熊俊苦思無策,最終決定來個無中生有,決定給嬴政發出了一封密函。
熊俊十三萬大軍,分散於魏國與秦國邊界周城,熊俊的軍帳更是就立在了邊界空闊地帶,不過兵力只有一萬。
只要大秦軍隊沒有進入魏國境內,那么魏國就不能說什么,畢竟秦國有防備他們發起襲擊的權利。
齊王派出使者走訪燕與魏兩國,給了秦國很大的理由,只要他們沒有過境的意思,就算大軍囤積也是說得過去的。
大秦為了防備突發事件,大軍囤積於邊界的意圖,在魏國與趙國眼中,那就是一把隨時都會刺出的利劍。
軍帳之中,熊俊將桓齮喚來議事,並直接將一封密信交予他:“此信事關重大,你必須親手交到大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