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朱高煦身邊,他正指揮著大軍沖鋒陷陣,韃靼軍隊已顯潰敗之勢。見我歸來,他大笑道:“小子,首戰(zhàn)大勝,多虧有你護本王周全,沒想到半載之前的弱雞子,如今也能在戰(zhàn)場上廝殺得勝了,不錯,本王沒看走眼!”
不待我回答,他又開口:“你可知剛剛那兩賊子是何緣故?”
“殿下,想來是混入咱們先鋒軍的韃靼探子,不足為懼。”,這個時候我也只能騙他。
朱高煦聞言,眉頭一皺,顯然對我的回答并不完全信服。他瞇起眼睛,目光如炬地盯著我:“韃靼探子?他們?yōu)楹尾淮虤⑵渌麑㈩I,偏偏盯上本王?”
我心中一緊,知道朱高煦并非易于糊弄之人,但此時絕不能讓他察覺真相。我故作鎮(zhèn)定,沉聲道:“殿下威名遠揚,韃靼人自然視您為眼中釘。他們?nèi)裟艽虤⒛啬苤卮煳臆娛繗狻2贿^,殿下英明神武,豈是這些宵小之輩能撼動的?”
朱高煦聽罷,哈哈大笑,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小子倒是會說話!不過,本王總覺得此事沒那么簡單。待戰(zhàn)后,你務必徹查此事,絕不能讓這些賊子再有機會興風作浪。”
我點頭應道:“末將遵命,定當徹查到底,絕不讓殿下再受半分威脅。”
朱高煦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揮了揮手:“好了,此戰(zhàn)雖勝,但韃靼先軍殘部尚未全殲。傳令下去,全軍追擊,務必將其一網(wǎng)打盡!”
號角聲再次響起,大軍如潮水般向潰敗的韃靼軍隊涌去。我緊隨朱高煦左右,雖然暫時化解了危機,但朱瞻基的陰謀絕不會就此罷休。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必須更加謹慎。
追擊途中,我暗中觀察著周圍的士兵,試圖找出是否還有其他潛藏的威脅。然而,戰(zhàn)場混亂,敵我難辨,短時間內(nèi)難以有所發(fā)現(xiàn)。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匆匆趕來,單膝跪地:“報!大帥有令,命漢王殿下即刻率軍回營,不得繼續(xù)追擊!”
朱高煦聞言,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回營?此時正是乘勝追擊的大好時機,皇帝為何突然下令回營?”
傳令兵低頭答道:“末將不知,只是奉命傳令。”
朱高煦冷哼一聲,顯然對這道命令極為不滿。他轉(zhuǎn)頭看向我,低聲問道:“小子,你怎么看?”
我心中暗嘆,知道這極有可能是朱瞻基的又一步棋。若朱高煦違抗軍令,繼續(xù)追擊,便會被扣上抗旨不遵的罪名;若他乖乖回營,則錯失殲滅敵軍的大好機會,功勞也會大打折扣。
我沉吟片刻,低聲道:“殿下,大帥既然下令,必有深意。不如暫且回營,待查明緣由后再作打算。”
朱高煦眉頭緊鎖,顯然心有不甘,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也罷,傳令下去,全軍回營!”
大軍調(diào)轉(zhuǎn)方向,緩緩向營地撤退。我騎在馬上,心中思緒萬千。朱瞻基的手段果然高明,每一步都讓人進退兩難。而我和朱高煦,必須在這漩渦中,找到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