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陽光灑向紫禁城,太和殿上一片肅穆。朱瞻基端坐龍椅,目光威嚴地掃視著滿朝文武。他親自宣讀詔書,將那份激昂慷慨的檄文傳遍天下。此時此刻,朝堂之上氣氛微妙,文官們似乎有意示弱,并未對這一舉動提出過多異議。然而,武將們卻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高呼請戰(zhàn),聲音響徹云霄,仿佛要將那滿腔熱血化作利刃,直插敵人胸膛。他們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拿起刀槍棍棒,沖鋒陷陣,奮勇殺敵。
文官們雖然表面上也隨聲附和,表示贊同,但心中卻是各懷心思。整個朝堂陷入一種詭異的沉默,沒有人膽敢發(fā)出一絲一毫的反駁之聲。
朱瞻基眼見此情此景,心中暗自得意。他深知自己的決策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支持,于是緊接著再次開口道:“朕決定此次北伐親率大軍出征!”
此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平靜的朝堂瞬間炸開了鍋。文官們本就對之前的安排心存不滿,此時終于找到了發(fā)泄的機會。他們紛紛上書進諫,堅決反對皇帝親征。就連一向沉默寡言的楊榮也挺身而出,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和反對意見。而楊士奇則更是滿臉焦急之色,懇切地勸說道:“陛下,北伐之事固然重要,但您乃一國之君,肩負著天下蒼生的福祉與安危。戰(zhàn)場之上變幻莫測,危機四伏,實在不宜冒險行事啊!”
"怎么,難道只有那萬千士兵能夠前往戰(zhàn)場殺敵報國,諸位將軍可以為國效力捐軀,而朕作為一國之君卻去不得了嗎"朱瞻基面帶怒色地看著眼前的大臣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威嚴和不滿。
這時,楊榮站出來說道:"陛下息怒,請聽微臣一言。北伐一事固然至關重要,但朝堂之上亦需要陛下坐鎮(zhèn)主持大局啊!懇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切勿輕率行事。"
然而,朱瞻基并沒有被說服,他堅定地說:"朝堂政事,朕早已做好部署安排。待朕親自率領大軍出征北伐之后,便拜托兩位楊愛卿代朕鎮(zhèn)守朝堂。此次戰(zhàn)役關乎大明未來二十年的興衰榮辱,實在太過關鍵重大,朕必須親自督戰(zhàn),方能確保萬無一失。此事已定,諸位無需再議。楊卿也不必再多言了。"
說完這番話,朱瞻基不顧群臣的勸阻與反對之聲,毅然決然地下旨宣布退朝離去。待他離開朝堂后,殿內頓時一片嘩然。那些武官們此刻心情極為復雜,既渴望能在皇上面前展現(xiàn)自己的勇武才能,立下赫赫戰(zhàn)功;同時又擔心這次戰(zhàn)爭中若胡亂虛報軍功反而會引來殺身之禍,內心充滿矛盾。
而文官們則純粹是一臉破敗之相。在這長達半年的拉鋸戰(zhàn)中,皇帝總是在掌握著勝利,使得他們在朝廷上的影響力一降再降。
“散了吧,散了大家都散了,沒戲看了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我觀察著這些朝臣的表情和形態(tài),心中狂笑不止,可明面上還是得表現(xiàn)出很嚴肅的樣子,看他們大家都站在原地不肯下朝,我也是做了一回持筆太監(jiān)的工作,催促他們各自散去。
“佞臣!你蠱惑圣上!玩弄朝臣,罪該萬死!”“幸進之輩,老夫等你千刀萬剮之時!”“國朝有難啊!”
我不說話還好,一開口惹到現(xiàn)場的文官。對著我破口大罵。我都能感覺到他們心中那股憤恨之情,咬牙切齒的,估計心里恨不得將我生吞活剝。
“行行行,各位大人你們想繼續(xù)在這兒站,那就自己待著吧,反正皇上下朝了也看不到你們,眼不見心不煩,還有提醒你們一句啊,今天朝廷不管飯,要是站累了,站餓了,站渴了,可沒有人給你們送吃食。”
我發(fā)現(xiàn)這些人跟楊溥其實差不多,都是反駁型人格,我讓他們自己各回各家,他們團結一致,站在原地動也不動,可我讓他們繼續(xù)在這兒站著。這些文官倒是立馬如同一窩蜂一樣四處散去,從我身旁走過之時,都不約而同的哼一聲。
呸,一群腐孺,玩的過小爺?玩弄人心可是我的強項。你們要是想玩兒過我,下下下輩子吧。
在場的武將勛貴們在經歷了短暫的心理掙扎之后還是想通了,沒有什么好處能比得上在皇帝面前率軍沖陣殺敵,大明四周又不是只有漠北一個地方可以讓自己撈軍功,發(fā)大財。
但是能讓皇帝親自看到自己在軍陣上面的表現(xiàn),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高祖,太宗之后,后續(xù)皇帝可能御駕親征的次數(shù)會越來越少,此時此刻若再不抓住機會去積極表現(xiàn)自我,那么下一次這樣的良機恐怕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次降臨了!
想明白此理后,眾人情緒愈發(fā)亢奮激昂起來,但在縱情狂歡前,他們仍保持著應有的禮節(jié)與風度,逐一向我走來,并當面表達感激之情。倘若沒有我始終如一的堅定立場以及據(jù)理力爭、毫不相讓的執(zhí)著態(tài)度,可以斷言,不僅此番朱瞻基能否御駕親征難以定論,甚至連這次北伐都極有可能半路夭折,化為泡影,淪為世人茶余飯后的笑柄。換句話說,他們在此次征戰(zhàn)中所斬獲的所有榮耀勛章,至少有一半當歸功于我。
“行了行了,都是自家弟兄,武將勛貴自開國以來就同屬一家人,所以咱們彼此之間無需如此客套!不過此次北伐之戰(zhàn),各位務必全力以赴,打出一場漂漂亮亮的大勝仗來!待到凱旋歸來之日,必能得到豐厚賞賜。諸位定當奮力拼搏,不留余地,也算是為子孫搏個余蔭,好了,現(xiàn)在首要之事便是速速返家整理行裝,妥善安置家中事務,今晚各位就要進駐城外兵營了,切莫讓家眷擔心。”
他們在我說完話之后才想起次日大軍就要開拔,所以今晚必須入住軍營,這是軍律,一行人。朝我拱手告辭之后便急匆匆的趕回家收拾。等到文武大臣都走的差不多之后,我一個人站在太和殿中間,心中不免升起一股豪情。如今這個朝堂變得天翻地覆,都是我一手策劃的。我本是布衣之人,如今竟能改變一國之動向莫非我真是天選之人?
哈哈哈哈,自己yy了好一陣之后,才重新冷靜下來,踏出大殿,準備回家整理行裝。
出了皇宮之后,我正準備登上自己的馬車回家,突然旁邊閃出一個人影將我攔住,定睛一看,竟是楊榮,這讓我心里打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我跟他從未交流過一次,對他的了解也僅限于手機上所查的資料,從開平城回來這半年多時間以來,他在朝堂上也是分外低調的一個人。我確信自己跟他并無半點糾葛。為何此時他會將我攔住?莫非是想讓我進諫朱瞻基放棄親征?
“下官見過楊大人,不知大人將我攔于馬下所為何事?”,我拱手詢問道。
卻見楊榮神色嚴肅,整張臉陰郁的就像快要滴出水來。
“李大人,老夫想邀請你到府上一敘,不知可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