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母家是商賈沒錯,卻是皇商,還做些私鹽生意,說是富可敵國也不夸張。
今日祝雪溪出門同賞梅宴結識的小姐買衣裳,祝觀南便與林氏兩人談。
“觀南謝謝叔母送來的人,文杏很穩當妥帖。”說到一半,她拿出一個布袋子,里面竟然是滿當當的銀子,“這銀子我卻不能收。”
林氏知曉祝觀南在府中過的艱難,著人暗中補貼了些,如今卻都被祝觀南退了回來。
“南兒,這是叔母的一些心意。你且拿著,不必同叔母客氣。”林氏笑得溫婉,眼中是擔憂:祝觀南在府中怕是吃不飽穿不暖。她幫著自己的雪溪在賞梅宴上露了面,自己也只能在這方面是幫幫這孩子。
祝觀南卻又推了回來:“叔母,觀南實在不能收這銀子。”沒等林氏反駁,她又補充道,“不如這樣,這錢當您借觀南的本金,我想在京中開個胭脂鋪子。”
林氏自己有很多鋪面,衣裳已經是京中聞名,卻還沒有開過胭脂鋪子。
胭脂鋪開得人多,對原料要求高,早就被京中權貴壟斷,一旦開不好便容易虧錢。
“觀南,你想做生意叔母理解。但這胭脂鋪不是這么好開的,要不咱們換個什么別的?”林氏建議得真誠。
祝觀南卻搖搖頭:“叔母,我知道您擔心什么。但是觀南既然提了,必然是有幾分把握。再者說,母親在京中開了一家胭脂鋪子,生意不錯,觀南也曾幫母親打理過,有過一些經驗。”
林氏瞬間就懂了,心中一陣酸澀:這孩子在家長定是受了很多委屈,不然也不想著同自己母親打擂臺了。
“叔母放心,這銀子當姑母借給觀南的。日后賠了賺了,觀南都還上。”眼看著林氏又要說話,祝觀南笑一笑握住了林氏的手,“觀南不和您客氣,還有許多事要您幫襯著呢。”
祝觀南說的沒錯,她不想讓母親知曉自己開了這么個鋪子。鋪面,掌柜人選什么的都得林氏幫忙打點著。
林氏一聽,知曉祝觀南真誠,便同意了。祝觀南說要分兩成利給她,她也沒當回事。
想來也沒多少,她樂意給,也是孩子的一份心意,那自己就收著。
這事就這么敲定了,過些日子這胭脂鋪子便要開起來。祝觀南說,這鋪子就叫沒(o)藥妝。
祝觀南要走時,祝雪溪也是滿臉笑意地回了府。姐妹倆聊起來,才知道原來是雪溪買到了滿意的首飾,說是有家鋪子新上了一批玉器,火爆的很。
祝觀南給祝硯安挑了一對兔形白玉鎮紙。價格不貴,形象確實新奇可愛,連玉蕊都說怪不得這鋪子生意好。
等祝觀南回到府上,祝長卿下值回家,祝觀南才想起今日又是該一家子一同吃飯的時候。
柳氏問起祝觀南今日買了些什么,她說自己只是買了簪子,料子一般設計卻好。祝觀南送了祝泠薇一支,眾人都說這姐妹倆感情深厚。
祝觀南看著祝泠薇盡力維護卻仍是有些崩了的臉,笑得愈發溫婉。
“我與妹妹戴相似的款式,下回出門讓大家伙也看看。”祝觀南補充道。
祖母笑了,心里那點因為賞梅宴鬧出的不滿也散了一大半:“觀南這丫頭心細,有做姐姐的樣子。姐妹們和和美美的,我也就開心了。”
眾人吃的熱鬧,唯祝硯安一人安靜得很。無人同他說話他也落得自在,只吃面前一小碟子筍絲。
“冬筍鮮嫩,玉蕊幫我夾些。”祝觀南側過身小聲說道。
一抬頭,便看見祝硯安那雙漆黑的眼睛。祝觀南第一次察覺祝硯安生了雙好看的眼睛:雙眼皮窄卻深,眼睛有些長。同自己一樣,他也生了雙有些媚意的眼,在男人臉上卻不顯突兀。
他的眼睛里似是有幾分失落,又有幾分惱。祝觀南心中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