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遠的死訊傳回汴京時,司馬光正在府中翻閱江南送來的密報。
案幾上,那封被李楓公示的“安惇密信”早已被仿造了數十份,只是末尾多了一句“若事敗,必污白蓮教殘殺忠良”。
“陛下”,司馬光捧著仿造的血書入宮,跪在趙煦面前老淚縱橫,“柳明遠乃廬州大儒之后,只因在策論中言及新政弊端,便被李楓當眾腰斬!這血書上‘冤’字,是他用指血寫就,江南士子已人人自危!”
趙煦展開那紙“血書”,墨跡暗紅如凝血,字里行間滿是“泣血叩問圣天子”“白蓮教豺狼成性”等字眼。
他本就對賢才科恨之入骨,此刻見“鐵證”如山,拍案怒道:
“朕旨意,將此血書謄抄百份,遍貼各州府學!朕倒要看看,天下讀書人還敢往那賊窩鉆!”
不出三日,“臨安屠儒”的謠言如瘟疫般蔓延。
江南的茶肆里,說書先生剛要講賢才科的趣事,便被幾個穿儒衫的人打斷:
“休要提那李賊!聽說他見考生策論不合心意,便拖出去打殺,柳公子尸骨未寒,已有三十余名士子被沉了錢塘江!”
渡口的布告欄前,一群準備南下的書生圍著一張抄來的“血書”,有人臉色發白:
“家父來信說,汴京已將白蓮教列為邪教,入教者視同叛逆,咱們……還要去嗎?”
更有人翻出舊聞:
“我早聽說那喬峰原是契丹胡狗,李楓用胡虜掌軍,哪會真心待我漢家士子?”
流言傳到臨安,考生中果然起了波瀾。
客棧里,一個來自成都府的考生將行囊捆得緊緊的:
“我寒窗二十年,不是來送命的!柳明遠縱有過錯,也該交由朝廷處置,李楓說殺就殺,與草寇何異?”
另一個考生反駁道:
“柳明遠是宋廷奸細,密信證據確鑿,怎容你顛倒黑白?”
兩人爭執不下,竟拔劍相向,幸被蓮衛及時攔下。
周侗看著這一幕,心中焦灼。
他前日去拜訪王拱辰,見老先生正對著一份汴京傳來的《討白蓮教檄文》嘆氣——那檄文竟是由三十余名致仕老臣聯名所寫,字字指責李楓“以妖言惑眾,以酷法虐士”。
“這些老臣中,有幾人曾是我的同僚”,王拱辰搖頭道,“他們未必真心信謠言,只是怕李楓動了科舉的根基,斷了世家的路。”
蘇云則在碼頭攔住了幾個要返鄉的考生。
他們捧著家信,上面說官府已將他們的家人拘押,若不回去便“以通匪論處”。
“這是釜底抽薪!”
蘇云急道,“宋廷拿家人要挾,就是怕你們留在江南!”
一個年輕考生泣道:
“蘇大人,我知道是計,可我娘年逾七十,禁不起牢獄之苦啊……”
鳳舒云看著蓮衛每日送來的報信,眉頭越鎖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