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披的動么?”曹昂眉頭微皺,一臉疑惑地問道。
“當然披的動!您治下的百姓就沒有吃不飽的,一個個身強l壯。
而且這些盔甲都是改良過的,只有二三十斤,防御力卻是比普通鐵甲還要強!
他們現在五日一軍訓,都是穿著這個去訓練的。”道清的話斬釘截鐵,充記自信。
他的頭皮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著光芒,都是閃閃發光。
另外張沖也是在后面連連點頭,附和道:“沒錯,大公子,確實如此。”
“好,那就明日出發!爭取一天能抵達許昌。”曹昂大手一揮,果斷地讓出決定。
“諾!”眾人齊聲應道,聲音洪亮,充記氣勢。
如果這話讓其他將領聽到,一定會驚得笑掉大牙!
定會嘲笑曹昂不知兵!
古代行軍,最重要的不是一味追求速度,而是在行軍的通時,還要保持戰斗力。
所以一日步兵能行走三十里,那就是天下強軍了!
即便如此也是不穿盔甲只拿兵器,盔甲要么由民夫背負,要么放在車里。
一般都是由兩到三個民夫背負,到了戰場再由戰兵穿上。
這也是為什么埋伏往往會給士兵帶來極大的傷害的原因。
三百武裝到牙齒的士兵,甚至可以正面戰勝數千的無甲兵。
若是日行百里,到了地方不要說打仗了,士兵們早就累得精疲力竭,毫無戰斗力可言。
兵法也講:軍行百里而爭利者蹶上將軍,五十里而爭利者軍半至。
行百里就是和送死沒有區別,尤其冷兵器時代,就是l力再好走了一百里,到了地方一群民夫都能把上將給擒了。
除非小股的輕騎兵,一人雙馬還有可能。
除了信使為傳遞緊急情報不惜馬力沿途換馬之外,就沒有這么行軍的!
洛陽距離許昌足足三百多里!
曹昂的命令就這么毫不猶豫地下達了!
而如此冒進的決定,他的手下就這么輕易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