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伸出右手食指。
“這第一件事,就是張家口一戰。”
“皇上是不是后悔派燕王朱棣前去鎮守?”
朱標搖搖頭。
“朕不后悔,燕王的能力絕對是有的,他的戰術雖然大膽,但是也并沒有什么不妥。朕知道,是出了叛徒向你們告密,所以才導致燕王敗北。倘若燕王能在張家口堅持個十天八天的,那朕的大軍也會到位,到時候形成合圍之勢,何至于傷亡至此啊!說來,也是朕太過托大了。”
馬哈木點點頭。
“那第二件事呢?”
朱標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件事就是朕把大軍留在應天,結果燕王大敗之后,朕原以為憑借北平城的堅固,最起碼能堅守十日。可是朕實在是小看了你們,你們的攻勢太實在是太過迅猛,打亂了朕原有的部署。朕原本是怕大軍埋伏在北平周圍被你們察覺,所以才將大軍留在應天。現在想想,若是把大軍留在濟南或者津門一帶,也不會有如此大的損失了吧,說來,這也是朕的過失啊!”
“現在我開始相信,皇上你并不是在自謙,而是真的因為自己做錯了而懊悔。那不知道第三件事情又是什么?”
朱標起身,一聲長嘆。
“倘若朕當初徹底解決了蒙古的事情,或收編,或征服。讓漢蒙變為一家,也許就不會有現在的事情了吧……一座北平城,埋藏下幾十萬的冤魂。朕心痛啊,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大明自己的子民,同樣也為蒙古的子民心痛。可是戰爭沒有勝利者,為了大明江山,為了后世的安定團結,朕只能戰。現在,蒙古元氣大傷,也愿意歸順大明了,朕向你二人許諾,只要是自愿歸順大明的蒙古人,朕都會厚待,他們會享受和大明子民一樣的待遇。從今以后,朕也會派人去大漠之中開辦互市,幫扶建設。愿此后,遠離戰爭。”
朱標這一番誠懇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二人。他們這時候才見證了這位帝王的格局。所謂皇權霸業,都是轉眼即逝的東西,一位君王能統治多少年?一個朝代又能持續多少年呢?天下間的至理,其實就是一個民族的發展,子民們的繁衍不息。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他們進攻大明,更多的,也是想為蒙古人謀求更好的發展。就好像是羊和狼的立場不同,但都是為了生存,很難簡單說明白誰對誰錯。如果換成朱標,他肯定也會作出同樣的決定。
“皇上此話,確實讓我羞愧啊!我二人發動戰爭,妄圖得到更多。但是結果弄巧成拙,成了蒙古草原上的千古罪人。也許……做大明的子民,就會是另一種結果吧。”
阿魯臺也很認真地點了點頭。
“現在說這些都已經晚了,我也沒臉去見列祖列宗,以及我的子民了。死亡倒是最好的歸宿。大明皇帝,謝謝你愿意善待蒙古的子民。你是個可敬的皇帝,我阿魯臺服氣了。”
阿魯臺和馬哈木都對朱標正式地行了禮。朱標看向錦衣衛,吩咐道。
“除了挑起戰端的首領眾人,其余人朕都不予追究。這幾位也都是草原上的英雄,給他們最后的體面吧。”
眾人被押送著,正要出門。馬哈木卻突然喊道。
“皇上,且慢,我還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