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里放的都是稅款,太子殿下所言非虛,只是這具體的數額,下官確實不知道了……”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但是他此時也相信朱標所說的話了。
“你小子真是,可能讓你治國是損失了一員名將,但是不讓你治國吧,這幾千年來也難找這么一個英才,朕還真不知道說些什么好了,咱這么多年還確實從來沒打過如此富裕的仗啊!”
朱標攤了攤手。
“太會攢錢怪我咯?不過父皇,這幫蒙古人花了國庫的銀子讓我很不爽,畢竟這國庫的銀子可都是我一點點攢下來的,兒臣沒有別的請求,就是這一仗既然要打,那就往死里打,只需勝不許敗!把戰利品都給我拿回來,充實國庫。然后把蒙古的草原收為己用,我準備在那里建個少數民族行省特區,專門負責肉制品和奶制品的生產!”
有些時候,惹怒了土豪不可怕,惹怒了守財奴也不可怕。但是惹怒了嗜錢如命的土豪是真的可怕,他可以用錢砸死你,然后再從你手上搜刮出他的損失。
但是對于朱標的雄心壯志,朱元璋還是忍不住潑了一盆冷水。
“醒醒吧小子,哪怕這一仗打贏了,也不能完全讓蒙古人臣服,頂多就算把他們的脊梁骨給踹斷了。要想完全征服蒙古,那可需要很長時間。不過咱大明現在是兵多將廣,渾身是錢。一年不行就打他五年,必須把這群蒙古人打服!”
所有官員也都是信心滿滿,畢竟這次無論是兵力還是財力都是碾壓,只能說三十萬對二十萬,優勢在大明。但是也不能松懈,畢竟還需要找到合適的將領。要是遇到某些戰神級別的人物,那輸贏完全就跟人數無關了。這后世這樣的能人可不少啊。
“行了,接下來就決定一件事,將領選誰。朕都給了這么多人,太子出了這么多錢,必須得選一個能打的,說說你們的意見。”
朱元璋其實心里都已經有了人選,但是這時候他還是想聽聽大臣們的意見畢竟大臣的話也能代表最近朝廷的風向。
“下官舉薦宋國公馮勝,宋國公帶兵征戰多年,老成持重,定然能將敵人一舉擊潰。”
兵部尚書率先發言,在打仗方面,他也算是一種權威。而徐達去世,常遇春老邁之后,馮勝現在就是大明的第一戰神了,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他一開口,身邊的人便紛紛附和。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還有其他人選推薦么?雖然說是指揮大軍,但是肯定不能只是一個元帥,最起碼還得有左右副將呢。”朱元璋的心里也默定了馮勝,畢竟這家伙確實也能打。
“臣舉薦傅友德!”
“臣舉薦沐英!”
……
大臣們紛紛開口,但是朱元璋還是把目光投向朱標,想征求他的意見。畢竟他才是幕后最大的金主嘛。
朱標聳了聳肩,沖朱元璋使了個眼色,但是卻沒有說話。但是他的意思朱元璋自然是明白的。所以朱元璋便看向眾人,敲定了將領的人選。
“朕決定,派遣宋國公馮勝為征虜大將軍!總率三軍,另外派遣傅友德、藍玉為左右副將軍。然后關良、常茂、李景隆、祁鎮等人隨軍一起出征,朕派遣三十萬大軍,此處剿賊,只許勝,不許敗!朕要徹底擊潰蒙元殘存勢力!”
除了三大主力,朱元璋還派遣了一幫官二代從旁學習。畢竟大明主力的將領都在日益老去,需要這群官二代們逐漸學習,然后挑起大梁了。上一世的朱元璋只給他們二十萬大軍,算是勢均力敵。這次因為實力強大了,所以直接給了他們三十萬大軍,也讓他們試試打富裕仗的感覺。只是這次出征,可就不許輸了!
朱標自然也沒意見,畢竟朱元璋的調度有方,配上人數碾壓和經濟碾壓,這一仗想輸都難。而且關鍵人物藍玉也被派去了。所以也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可能唯一擔心的就是這么猛烈的攻勢,敵軍能不能撐住罷了。
朱元璋的命令被官員們記錄了下來,很快就會制成廷寄,發到受任命的官員手里。然后朱標這時候也開口說道。
“我會下令給工造司,也會調集大量的火銃和大炮送到軍中。馮勝老成持重,傅友德藍玉奇謀百出,都是用兵的行家,他們自然明白,火器一旦形成規模,在戰場上的作用便會凸顯出來。敵人的騎兵再精銳,也無法直面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