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并沒有讓馮勝傅友德和藍玉的鐵三角進應天,而是直接派遣了隨軍官員,帶著三十萬大軍和他們匯合。畢竟納哈出大軍壓境,能省點時間是一點。
很快,大軍便集結在了通州,這里是前往北方的必經之路,也是明軍的大營之一。
在通州大營里,馮勝帶著傅友德藍玉以及眾多將領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商討著如何應戰納哈出。馮勝老成持重,作戰經驗豐富,但是他仍然愿意聽取眾多年輕將領的意見,也可以幫助自己打開思路。
傅友德率先發言,他是個急性子,也是個勇猛之人,之前只憑借著一只小部隊,就能把蒙古大軍打得驚慌失措。所以這次,他更是信心滿滿。
“大將軍,我們這次可是有三十萬大軍啊!而且糧草軍需充沛,太子殿下還調集了許多火銃和大炮支援我們。我看也不用再多做考慮了,直接大軍壓境,把他們一舉拿下得了!”
傅友德的意見也是在座絕大多數將領的心聲。他們也沒有打過這么富裕的仗,三十萬對二十萬本就是碾壓,更別說還有武器裝備方面的優勢了,而且太子殿下親自下令,大軍軍餉每個月一百萬兩,只能說現在的士兵們都好像一群嗷嗷叫的餓狼。只要糧草兵餉充足,明軍的戰斗力絕對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馮勝還是有所擔憂。畢竟身邊都是激進派的將領,他作為大將軍,也作為一名老將,還是需要壓著他們。因為自古以來行軍打仗,人數就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之前不也有號稱六十萬打二十萬的陳友諒,最后折戟沉沙在鄱陽湖了嗎?打仗最忌諱輕敵,也忌諱急躁。當陳友諒喊出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的時候。他便已經失去了三成勝算。
“想要一舉拿下敵人的二十萬大軍怕是也不容易??!人家是以逸待勞,我們是長途奔襲,這就是非常不利的。人家在當地經營已久,熟悉地形,這就是他們的一大優勢,所以,我們絕對不能輕敵。這次出征,皇上已經下令了,此戰只許勝,不許敗!而且要用最小的代價,去吃下納哈出的二十萬大軍,諸位有什么想法?”
“想要用最小的代價,那就只能談收編。需要派人去勸降納哈出。”
藍玉開口說道,但是旁邊立馬就有別人反駁道。
“那個納哈出可是個硬骨頭,他是木華黎的后代,對大元朝忠心耿耿。之前派去了五六波招降的人,都被他殺了,我看他是鐵了心想要和咱們大明斗到底啊,想要招降應該是不可能的。”
此話一出,眾人全都沉默了。但是藍玉卻站起身來,信心滿滿。
“我看倒也未必!這納哈出要是真對北元那么忠心耿耿,就不會來到這里了。他還是有所顧忌的,準確的來說,他應該是在擁兵自重。只要他手里有兵,那北元和大明都得來招攬他,無論他投靠誰,都有好處。之前他殺了負責招攬的人,我覺得也只是因為條件沒談攏,我們開出的價碼沒讓他心動罷了!”
因為是自由討論,所以很快就又有人反駁道。
“之前談判的價碼都是兵部和皇上敲定的,已經是我們能給出的最大誠意了。但是這納哈出依然不知足。如今我們又怎么會有能力,給他開出更高的價碼,勸他投降呢?”
藍玉輕蔑一笑,舉起食指搖了搖。
“打仗是雙方的事情,既然我們不能給出更高的價碼,那就肯定得打,就把納哈出打服就行,讓他認識到自己的無能,知道他自己值什么價錢,他自然也會想要主動跟我們求和了!”
隨后藍玉看向馮勝,馮勝自然是年老成精,捋著胡子也微笑著,他當然明白藍玉是什么意思了。
“藍將軍所言甚是!這仗是必須要打的,而且得打得漂亮,狠狠地挫一挫納哈出的銳氣,他自然就會心生惶恐,自然就會畏懼。到時候再跟他談判,我們手中的籌碼多了,付出的代價就小了。藍將軍,你是這個意思吧?”
藍玉一拱手。
“大將軍高見,藍玉也是這樣想的。畢竟這樣不僅是贏得漂亮,而且付出的代價極小?!?/p>
“那就別兜圈子了,我想你心里也已經成竹在胸了,想好了要怎么作戰了吧?”
藍玉一拱手,取出了一張地圖。然后開始向眾人展示。
“末將認為,第一戰就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獲得勝利,不僅提升了我方士氣,還會打擊納哈出的士氣!眾位請看這里,前段時間我方斥候經過查探得知,納哈出有兩萬人駐扎在慶州,是為先頭部隊。但是他們現在還未有太多防范,所以末將認為,這是一個奇襲的好機會,只要打贏了這一戰,納哈出的軍隊自然會士氣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