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朱標走到了朱元璋的身邊,他聽到了奉天殿的吵鬧,也知道了劉伯溫和朱元璋的鬧劇。
“咱……咱真的沒想過殺他,咱知道他是個好官,也知道他很有能力。可他就是太傲了,本來,我以為封他為誠意伯,年俸只有區區的六百石,他就會醒悟,會對咱更有誠意。可是我還是得不到他這片心。標兒啊,也許只有你當了皇帝,才是劉伯溫理想中的皇帝吧……”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長嘆了一口氣,一旁的朱標走到了他的身邊安慰著他。
“他就是這樣的人,你又何必為了他煩惱,就算你是皇帝,也沒法讓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你。”
“那你怎么想?這宰相誰來當?”
朱標撇了撇嘴,“那必然是小胡大人了,除了他誰還能當這個宰相?且不說能力人脈什么的,楊憲不就是個教訓么,如果你找的丞相不是淮西集團的人,那不妥妥是下一個楊憲?所以于情于理都只有胡惟庸能當宰相。更何況……”
“更何況什么?”朱元璋疑惑地看著他。
“沒事,反正我是覺得胡惟庸當宰相不錯。”
朱標想說的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如果胡惟庸當上宰相,那他肯定會飄,飄了之后什么事兒都能干得出來,朱元璋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把他給宰了,然后就會廢除宰相制度。廢除宰相制度是對是錯暫且不論,就沖著后來胡惟庸干的那些破事,和淮西集團各將領勾勾搭搭,欺上瞞下,胡惟庸就必須死,而且經過朱標調查,商州的奸商屯糧,背后很可能就有胡惟庸的推波助瀾。
此人,確實留不得啊!
朱標是老朱的刀鞘,不該殺之人自然不要殺,可是該殺之人,他也不能心慈手軟。
“成!咱就聽你的,先立胡惟庸當那宰相,不過他可得好好干這個宰相”朱元璋在好好干三個字上用了很強烈的重音,其中的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那兒子就先行告退了?”朱標抬腳便要離開。
“等等!標兒,你最近去見青兒了沒?”
朱標摸了摸鼻子,有些口是心非地說。
“去看她干嘛?一個小丫頭,我一天正事那么多,又是興辦三司又是增加賦稅的,最近哪有空去見她……”
朱標說的一半真一半假,真的就是他最近確實很忙,三司剛剛開設,正是需要人盯梢制定戰略的時候,一個商業司就極大地增添了大明的賦稅。至于農業部改良的種子已經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百分之五的收成,可別小瞧這百分之五,大明有多少土地,如果作物的產量都能提高百分之五,那將是一筆很可觀的數字。至于工造司么,他們改良設計的武器連朱元璋也嘖嘖稱奇,馬上批量制造送往北伐前線去了,果然科技發展總是先體現在武器上。
至于朱標說的假的一面嘛,那就是他也沒一點時間都騰不出來,只是沒時間去見那小丫頭,不對,現在可是應該叫大姑娘了。看著自己的青梅竹馬未婚妻一點點長大是一個很奇妙的事情,以前是像哄女兒一樣哄她,長大以后可就不能這樣了。所以他其實也在有意無意地躲著常青兒。
“咳咳,要讓咱說,你們也不小了,這十六歲其實就該成婚了,但是確實那時候你忙于國事,上個月你就過了十八歲生日了,再過兩個月青兒也十八歲了,你不著急人家可著急了哦,她娘可沒少來找你娘說話,那意思還用咱說么?”朱元璋露出了一臉姨母笑。
朱標也明白,這是古代,女子一般是十六七歲就要出嫁了,如果自己還拖著不娶,那常青兒的名聲可能也不太好聽,常遇春一家也會覺得沒有面子,但是他還是小小的矜持了一下。
“您就會這么說,那人家家里還沒明確表態嘛,而且這種事情不是主要得看當事人,您不得看青兒想不想嫁。”
朱元璋哈哈一笑,“小子,你可別騙你爹了,咱是過來人。那青兒不想嫁你想嫁誰?人家的心從小時候就在你身上了。咱和你娘肯定沒問題,對青兒都是一百個滿意,這丫頭知書達理,溫婉可人。至于你常叔叔那邊,只要你開口,咱馬上給你提婚去!現在主要不是看你小子是個啥態度么?”
朱元璋一向是個急性子,在兒子的婚事上就更急了,按老朱的脾氣,都恨不得今天下聘,明天大婚,十個月后抱孫子。
“爹,我知道您很急,但您先別急,這樣好吧,我這幾天先把手上的活都放一放,去找青兒談一談,如果沒問題我就告訴您。那太子大婚也不是小事情,也得準備好久嘛,那全國上下可都看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