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好消息啊!”李善長舉著軍報跑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徐達將軍和常遇春將軍連克淮安壽光等地,據他們所說,當地漢人百姓非常支持,甚至還有現場從軍的,預計今年年底便能拿下山東全境!”
朱元璋微笑著點了點頭,“這倆人打仗的水平,咱是不懷疑的,要不然也不能派他倆去。他們那邊如火如荼,咱們這邊也不能落后太多。咱就先從這國號開始吧!諸位,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善長你先說吧!”
朱元璋先點的李善長當然更多的是對他的一種肯定。李善長頗為得意。
“上位為吳王,那必然順承其號,國號應為吳,或者延續為宋。”
在座眾人點了點頭,李善長的說法自然靠譜,朱元璋出身紅巾軍,乃是龍鳳政權,后來又封為吳王,所以國號無論是吳還是宋都說得過去。但是聽了李善長的說法,朱元璋此時卻有點不太滿意,緊緊皺著眉頭。
“上位,您是不是有其他想法?”李善長身為文官之首,察言觀色自然是一絕。
朱元璋顯得頗為猶豫,看了看周圍的人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
“既然在座的都是咱自己人,咱也就直說了吧!咱……不太想繼承龍鳳的封號,畢竟龍鳳政權只是一個地方政權,不是真正大一統的國家,咱是希望繼承大元朝的基業,而且咱這些年的一切,都是咱自己打下來的,可沒借著龍鳳什么光啊!”
朱元璋話一說完,眾人便陷入了沉思,朱元璋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他們一直不過是借著紅巾軍的名,但是確實都是自己拼出來的江山。雖說小明王已死,但是無論用吳還是宋,都是變相承認龍鳳政權的合法性,既然都是要繼承,那干嘛不繼承大元朝的基業,反而繼承一個龍鳳政權呢?
這時,一直沉默的劉伯溫緩緩開口。
“那為何不換個思路,大元朝的由來是易經中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下一句便是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以此來看,若是承接大元,那用大明為國號如何?”
劉伯溫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陷入了思索,這時候一個小人倒是湊熱鬧走了進來。
“研究什么呢?這么安靜。”
李善長看了看朱標,隨即開口。
“我們在商量國號,不知道世子對國號有何設想?”
“大明啊!”朱標輕描淡寫地回道。
“莫非公子也懂易經?”
“我可能不懂易經,但是我懂我爹,對吧,爹。”朱標看向朱元璋。
“這大明確實起到咱心坎里了,既承接了大元朝廷,寓意又好,日月為明,也就是日月所照之處,皆為國土,好,國號就定為大明了!”朱元璋拍案而定。
“那接下來就是國都了,咱大家伙有什么想法?”
“應天啊!”
“國都肯定是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