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眾沒料到余之遇還有閑情逸致向她們發難,頓時縮回腦袋,表面上一臉正經地敲起鍵盤做工作狀。
余之遇三兩句結束通話看向葉上珠。
那位立即托腮扮乖,一副弱小無助可憐的模樣。
余之遇用手機指指她,臉上明明白白寫著:等會兒收拾你!隨即放下包,先去總編室。
許東律見她來,連鋪墊都沒有直接開噴:“你做記者多久了,不清楚媒體的生存法則嗎?還是你以為自己是首席記者,有足夠的話語權,可以想說什么說什么?你告訴我,”他屈指敲敲辦公桌上那份打印出來的稿子:“什么叫‘市面上暢銷的川貝糖漿是川貝還是浙貝令人存疑’?川貝糖漿是萬陽藥業的明星藥人盡皆知,你這和直接點名人家賣假藥有什么區別?點名也行,業內誰不知道你余大記者說話就沒忌諱的,但根據呢,有就趕緊拿出來,萬陽已經發聲明了,別等人家寄律師函來,追究你失實報道之責!”
許東律自認步入而立之年后脾氣好多了,此刻,醞釀了半天的火氣讓他風度也不顧了,隔著辦公桌把稿子甩到余之遇身上,“我看你也不用再考查了,直接降級才對得起你的口無遮攔!”
余之遇接住稿子,毫不推諉地說:“這次報道事故的責任在我。”
事情源于南城市中藥材市場出現的以便宜浙貝代替昂貴川貝的假藥事件。
在有人舉報中藥材市場黑心商戶摻雜售假,用浙貝代替川貝以賺取高額利潤前,余之遇只知道貝母是很常見的清熱化痰藥,有治療咳嗽的功效,至于貝母還有“川貝母”和“浙貝母”之分,兩者在價格上更有天壤之別,請恕她孤落寡聞。
余之遇卻向來不碰醫療醫藥相關行業選題,正在放棄和破例之間猶豫時,葉上珠提交了選題申請,說她的本體是中草藥,這次的假中藥事件完全為她量身打造。
雖說她是胡說八道,也不妨一試,權當鍛煉。但做記者,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深知葉上珠粗枝大葉的毛病,余之遇事先做好了背景資料的收集和分析,還擬定了一個思路清晰的采訪提綱,才把后續的采訪工作交給她。
葉上珠的采訪做的很全面深入,美中不足的是,受訪人有點信口開河,葉上珠則因欠缺經驗并沒有對采訪材料進行適當的裁剪。
這樣一不小心很容易踩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筆與刀一樣,都有風險。
余之遇連夜對采訪稿進行了修改,她把受訪人那些沒有根據的言語,以及葉上珠個人傾向性很強的評語刪掉了,只圍繞此次假藥事件進行事實闡述,并提醒葉上珠:“受訪者說萬陽藥業的川貝糖漿療效差,懷疑是浙貝,只是他憑空猜測,沒有真憑實據。真落到筆上,萬陽追究起來,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報道的是中藥材市場的假藥事件,這件事本身與萬陽無關,你搞錯了報道核心。”
葉上珠才意識到被刪除的那些涉及萬陽的評論確實片面無根據,想想稿子就那樣發出去,被萬陽追責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然而,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事情往往會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正所謂,怕什么來什么。
葉上珠不知道搭錯了哪根筋,竟然在給編輯發郵件時選錯了附件。盡管事后她發現并重發了余之遇回執的版本,那份出自她手,卻被署以余之遇名字的初稿依然被發了出去,且幾乎在發稿同時便被人截了圖,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導下轉發量突升,僅用幾個小時便將“萬陽川貝糖漿是假藥”的話題送上了熱搜,隨后更有多家大v營銷號艾特了相關監督管理部門的官博。與此同時,萬陽制售假藥的不實消息開始在朋友圈傳開。
事情發酵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事關百姓用藥安全,相關部門更是雷霆手段,萬陽藥業隨即就被約談了,具體怎么談的外界不得而知,反正結果就是萬陽藥業被責令停產整頓十五天。除此之外,南城市多家中醫藥企業都收到了自查自糾,安全大檢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