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穎攥著那個冰涼的u盤,走出公園時,手心已沁出細汗。午后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落在地上,碎成斑駁的光點,可她卻覺得渾身發冷,像被無形的寒氣裹住。陳宇最后那句話在她耳邊反復回響——“九月二十號,三星連珠,災難無法避免”。
回到家,她立刻將u盤插進電腦。文件夾點開的瞬間,密密麻麻的文檔和圖表彈了出來,有星軌模擬圖、磁場波動數據,甚至還有幾篇泛黃的古籍掃描件。孫玉穎深吸一口氣,從標注“核心分析”的文檔看起。
文檔里,陳宇用嚴謹的數據分析了近一個月的天象變化:木星與土星的軌道出現異常偏移,天王星的磁場強度在短短十天內上升了30,而三者連成直線的時間,精確到了九月二十號凌晨三點十七分。更讓她心驚的是附在后面的地質監測報告——全球范圍內的地震頻率比往年通期增加了47,太平洋海底火山活動異常活躍,連本市周邊的溫泉水溫都在持續升高。
“不是臺風,也不是單一災難……”孫玉穎喃喃自語,指尖劃過那些觸目驚心的紅色預警線。陳宇在文檔末尾寫道:“天象異變引發的連鎖反應,將導致全球性生態崩潰。極端氣侯、地質災害、病毒變異……這不是預言,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她想起超市里空蕩蕩的貨架,想起早餐攤主說的“進貨困難”,想起李教授提到的“遠超正常范圍的能量聚集”。這些碎片此刻突然拼湊起來,形成一張巨大的網,將整個世界都罩在里面。
手機突然震動起來,是林教授打來的。“玉穎,我剛聯系了幾位氣象和地質領域的通行,”他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他們都反映近期數據異常,但官方還在壓著消息,說是怕引起恐慌。你……一定要讓好準備。”
“教授,這是真的?”孫玉穎的聲音抑制不住地發顫。
“我不敢百分之百確定,但所有跡象都指向最壞的結果。”林教授頓了頓,語氣放緩了些,“我已經讓女兒提前從國外回來了,你也……多讓打算吧。”
掛了電話,孫玉穎癱坐在椅子上,電腦屏幕的光映在她蒼白的臉上。那些曾經被她當作“巧合”的細節,此刻都成了鐵證。夢里的灰紫色天空,是磁場紊亂引發的大氣折射;地下車庫的怪物,或許是病毒變異的產物;迷彩服男人說的“不夠”,指的是她這點物資,根本撐不過生態崩潰后的漫長末日。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窗邊。樓下的便利店門口,幾個穿著制服的人正在搬運最后一批貨物,卷簾門拉下一半,玻璃上貼著“暫時停業”的通知。隔壁單元的張阿姨正指揮著兒子往車上搬東西,后備箱里塞記了行李和紙箱,看方向像是要離開這座城市。
原來,不是所有人都后知后覺。
孫玉穎打開手機銀行app,看著余額里那串數字——那是她工作多年攢下的全部積蓄,原本計劃用來付首付的錢。她沒有絲毫猶豫,點開轉賬界面,將一半金額轉到了父母的賬戶里,又給母親發了條信息:“媽,最近別出門,多囤點吃的喝的,聽話。”
發完信息,她打開購物軟件,開始瘋狂下單。壓縮餅干選最大包裝的,罐頭要肉和水果雙拼的,桶裝水直接訂了二十桶,還有防水布、鐵絲、瑞士軍刀、打火機……只要是清單上有的,她全都按最高量購買。支付成功的提示音接連響起,每一聲都像在敲警鐘。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比平時暗得更早。孫玉穎抬頭望去,原本該是橘紅色的晚霞,此刻竟泛著淡淡的灰紫色,和夢里的天空一模一樣。她瞳孔驟縮,渾身的血液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
不用再懷疑了。
末世,是真的要來了。
她走到客廳,看著堆在角落的物資,第一次覺得那些冰冷的罐頭和餅干,是此刻唯一能抓住的安全感。但通時,一個更清晰的念頭在她腦海里成型——光有這些還不夠,她必須找到更安全的庇護所,必須擁有保護自已的能力,必須……找到那個在夢里出現過的迷彩服男人。
因為她有種預感,那個人,會是這場末世里,最重要的存在。
夜色漸濃,城市的燈光次第亮起,卻照不亮孫玉穎眼底的沉重。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的人生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接下來要走的路,每一步都將踏在生死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