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蟹塘中投放蟹苗后,投喂小魚小蝦等天然餌料,村民們看著小蟹們爭先恐后進食,黝黑的臉龐上洋溢著笑容,他們仿佛預見了將來的大豐收。
劃分的養魚區域用網圍了起來,投放的魚苗有很多種,鱸魚苗、黃花魚苗、鰻魚苗、鱈魚苗、帶魚苗、石斑魚苗等等。
看著那些小小的魚苗在水中歡快地游動,云楚沅的臉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她已經在暢想它們長大后的肥美。
海帶和紫菜等藻類,固定在木架和養殖網上,它們能吸附海水養分,在有足夠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下生長,不僅為養殖戶增加一筆收入,還能凈化周圍的海域環境。
“咦,云丫頭,這些蝦怎么不太一樣?”余村長看見云楚沅往蝦塘倒的蝦格外不同,遂出聲詢問。
云楚沅:“這些蝦經過了特殊處理,我用燒紅的鐵鑷子剪去母蝦的一只眼,這樣能讓它們產量翻倍。
”母蝦眼柄處會分泌抑制激素,去除單眼能解除抑制作用,而留下一只眼可降低感染風險并且維持蝦的活性。
村民們不懂這其中的原因,云楚沅只好又用了同樣的借口,從書上看來的,有人問是什么書,她便回答是他爹的書,已經燒給他了。
如此,便不會有人繼續追問了,難不成他們還能去找死人要答案嗎?大家一致認為是云老爹生前特意尋來的書籍,畢竟他那時就準備承包村里的魚塘,必定是掌握了豐富的養殖知識。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海邊,潮水漸漸退去,露出一片泥濘而又肥沃的灘涂。
養殖戶們手持工具,踏著泥沙而來,開啟一天忙碌而充實的勞作,他們的身影在晨光中被拉長。
余滿生和兒子余小漁正蹲在自家養殖的灘涂田埂上,手里拿著鏟子和小網兜,檢查著貝類。
余小漁撈起幾個肥美的蛤蜊,樂呵呵道:“哎,爹,你看今兒這收成,是不是比前些天又好了?”余滿生笑瞇了眼,手里的活兒不停,“嗯,是不錯,瞧這些蛤蜊,一個個長得又大又圓,跟小元寶似的。
”余小漁得意道:“還好你聽了我的話,幾個月前跟著云家妹子搞養殖后又多承包了幾畝海域,如今咱們家可是被人人艷羨。
”余滿生點頭表示贊同:“是啊,村子里那些見到第一批海鮮大賣后再來搞養殖的人,腸子都悔青了。
”余小漁說道:“不過這每日早出晚歸的,也是真夠辛苦的。
”余滿生拍拍余小漁的肩膀,安慰道:“辛苦是辛苦點,可比咱們以前出海捕撈強多了,危險不說,撈到啥都得憑運氣。
”余小漁感慨地望向遠方:“是啊,這樣的好日子,以前哪敢想啊……”父子兩人相視一笑,繼續忙碌起來,遠處海鳥飛過,留下一串串歡快的叫聲,與這溫馨的對話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灘涂上動人的風景。
夕陽西下,余暉染紅海面,養殖戶們紛紛扛著工具歸家,臉上不見疲憊,而是帶著滿足與憧憬。
身后那片灘涂承載著無數希望。
灘涂養殖,維持著沿海百姓生計,將持續綻放蓬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