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麥麥瞅了瞅姚紅霞走遠的背影,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回頭等見到賀衍再問問他,當時知不知道是相親吧。
軍區報社的外編記者崗位已確定,明天她能去演練基地采訪拍照了。
正推著三輪車路過報刊亭,汪婷瞅見她,連忙揚聲叫?。骸笆切√K啊,你來得正好,這里有你的兩封信!都是報社寄來的,放在我這里了,我正想著找誰拿給你呢!”
說完,給她遞出來兩個牛皮紙信封。
報社的信?
蘇麥麥心里一陣激動。
一般報社過稿了才會給寄回信,超過兩個月沒消息基本就可以另投了。
她月初才寄出的兩封投稿,按照這個年代的郵遞速度,把審稿的時間再算上,估摸著最快也得到月底了,沒想到才三個星期左右就收到回信。
蘇麥麥連忙把兩封信打開,邊打開邊問道:“寄給我的,怎么不直接送家屬院去,卻送到汪婷姐這來了?”
只見其中一封是大眾文學的,蘇麥麥投稿寫的是軍旅大院生活的散文。編輯回信說她的文風很符合雜志的需求,正好馬上就是國慶,便當即決定把她的文章用在了國慶刊。
原本想等國慶刊出了,再和稿費一塊寄給她,但看她的個人資料介紹上,沒有往期的發表文章經歷,考慮到她可能是個新手,擔心她一稿多投,就先給她來封信,提前說明了過稿情況。
蘇麥麥打開另一封,另一封則是故事匯的,她寄出的是一篇地方上姑娘和部隊軍人通過筆友相識,千里奔赴愛情的故事。故事匯不僅直接采用了稿子,并且表示麥錢錢老師的用筆和文風,讓他們感到非常新穎,鼓勵她繼續來稿,多多創作。雖然樣刊月底才寄出,但
雜志社先把她的稿費寄過來了。
麥錢錢是蘇麥麥給自己起的筆名。
她翻看了下故事匯寄的郵政匯款單,得有六十多塊錢呢。也就是說她三千多字的一篇故事,千字約等于二十塊了。
蘇麥麥寫一篇這么長的愛情小說,估計也就一天時間撰稿,一天時間抄錄工整寄出,趕上工廠技術工一整月的工資了。
果然是個注重文化產出的八零年代啊。
蘇麥麥這個月中旬又相繼投出去了三篇——兩篇散文,一篇短篇小說。如果每個月都投五六篇的話,每篇平均三十塊到一百塊錢的稿費,她離九十年代去北上廣深攢錢買房子的目標就很近了呢!
再寫再寫,繼續寫,多多來錢!
她臉上不禁溢出了明媚的金燦燦的笑容來。
汪婷撫摸著肚子,彎著眉眼答道:“郵遞員是一摞子把信遞給我的,估計他看地址是雜志社,就習慣性塞在一塊。對了,剛剛那封看似雜志社的匯款單,小蘇你是投稿采用了嗎?”
汪婷隨軍前在圖書館工作,對出版社的來信和匯款方式都比較了解。
蘇麥麥之后持續發表作品,早晚瞞不住,她便也大方承認道:“月初投了兩篇稿子,慶幸都采用了,是匯款單來著,有空我去市里一趟取出來?!?/p>
喲,聽得馬妹花和汪婷的眼睛都亮了。
大作家啊,投兩篇就發表兩篇,這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