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你的推測,你覺得兇手還在云城,還有看新聞的習慣,并且這些年時不時還在作案?”
這點是胡天清不解的,兇手還在云城,那前幾年云城成年男性全都印指紋做對比,他是怎么逃掉的。
一次或許可以,次次都可以?
葉桑桑解釋,“槍這東西,當年對于林建先這類人是不算稀有。只有城市里,工作穩定生活圈子相對簡單穩定的人,才會需要找林建先這樣的渠道購買。價格也是一方面的因素,因為槍的價格并不便宜,如果工作不穩定,不會有購買的能力。”
“工作穩定是他對自己的偽裝,他不會輕易辭去這份工作,所以我推斷他還在云城。”
“看新聞的習慣是他喜歡一些惡性事件,這是他的興趣愛好,一般不會改變。尤其是他自己做的案子,他會特別關注。”
“最后指紋這件事,我猜測他的職業,可以躲過去或者對指紋進行過處理,這并不難。”
葉桑桑知道,胡天清認真了。
如果知道的信息足夠準確和多,對于鎖定嫌疑人有巨大的作用。
事實和葉桑桑想的一樣,胡天清不可能袖手旁觀。
他望著兩個人,“第一個需要花很多時間,但我有辦法,當年我們走訪調查進城的很多人,其中周金富以及搶劫案附近的街道,我找人幫忙拿來看看。”
這些不是卷宗的內容,不過作為記錄留在云城的資料管理處。胡天清這些年對這個案子很上心,當年的只言片語他都留存下來了。
他打了個電話,很快兩個警察帶著兩大箱資料走近胡家。
葉桑桑拿起那些資料,密密麻麻全是手寫的字。當年經濟不發達,各方面都十分落后,他們還是使用了人海戰術,把一份份走訪記錄下來。
甚至還包括林建先回老家遇見什么人,說了什么話,具體推算大致時間。
進城后路邊攤販那里買了兩個包子這種事,說過什么話都記錄了下來。
這個案子,當年他們盡到了最大的努力。
難怪錢茜從頭到尾,沒有說過一句抱怨。
哪怕案子沒有破,對家屬來說,也算是略有安慰。尤其是錢茜,作為記者,親身經歷調查全程,一切她再清楚不過。
思考過后,葉桑桑連同其他人一起,開始仔細查閱起來。
主要是看林建先有沒有和可疑人員有交集。
交易肯定有碰頭的行為,路過必然會有些點蛛絲馬跡。
葉桑桑基本過目不忘,腦子里飛快對林建先當天的所有細節,幾點發生了什么進行了標注。
一整條時間線,整個云城的大致行走情況,全都在葉桑桑腦海里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