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爹帶著妻妾和小兒子在瑯琊避難,避難不意味著閉目塞聽,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他清楚的很。
畢竟是曾位列三公的能人,為官多年該有的警覺他都有。
一大家子提前得到消息已經收拾的差不多,所有人都以為曹昂頂多帶幾十上百護衛(wèi)過來,萬萬沒想到見到的會是大幾千精兵。
這這這、這合適嗎?
小曹同學將大軍安置在城外,和城里的官亮出身份打聲招呼,然后樂滋滋的跟出城接他的小叔回家。
合適合適,出遠門就得這么謹慎。
其實他不擔心他們家祖父的人身安全,只要陶謙不喪心病狂的派兵圍剿他們家祖父,以他們家祖父的能耐就算帶著萬貫家資也能保全自身。
怎么說呢,他們家祖父以門蔭入仕,歷任司隸校尉、鴻臚卿、大司農,當年也算是位高權重,到中平四年更是出任太尉位列三公。
雖然這個三公是通過賄賂中官和捐錢得來的,但就說是不是正兒八經由朝廷任命的三公吧?
要不是黃巾之亂來的突然,他們家祖父沒準兒還能再往上升一升。
按照慣例每次天災人禍都得撤個三公以示敬意,他們家祖父就是為黃巾之亂負責的倒霉三公。
總之就是,平心而論,他們家祖父不是什么清廉的官,身為一個不怎么清廉的官還能一路青云直上擠進三公之列,能耐如何就不用他多說了。
反正他沒那么大的本事。
他爹估計也不行。
之前祖父嫌棄父親成天就知道招兵買馬胡來,現(xiàn)在父親已經是兗州牧應該不能再算胡鬧,以父親的名義去請的話應該能請動。
如果祖父愿意跟他回臨淄那就更好了,他們家老大會熱烈歡迎。
不知道父親收到信之后是什么反應,應該會感慨他長大了知道主動為父親分憂了吧。
一家人就得整整齊齊,就算避難也不能在敵人的地盤避難,陶謙不是什么好東西,祖父實在喜歡瑯琊郡的話可以等他們拿下瑯琊郡后再搬回來,最近還是不要在這里待了。
所以祖父是要去兗州呢還是去青州呢?
小曹同學開開心心的來到瑯琊郡,進入瑯琊境內之前先派人給張大帥送了個信兒,之后一路暢通無阻連個攔路的都沒有。
瑯琊郡有多少兵力他不清楚,如果臧霸等人將麾下所有兵丁都安置在瑯琊,再加上郡內各縣的兵丁,應該能有個五六萬人。
青州兵力有限,他能帶出來的只有六千人,但是這六千人可以指哪兒打哪兒,比守城的五六萬人都好用。
陶謙怕不怕不知道,反正他高興的很。
可惜正經任務還沒辦,不然他還想去拜訪一下駐兵瑯琊的臧霸臧都尉。
到人家的地盤兒了得講禮貌,不帶禮物也得打聲招呼。
臧霸:……
臧都尉剛被同為賊匪出身的張大帥拉著灌了一肚子心靈雞湯,雖然知道來者不善,但是不得不承認人家說的有道理。
同樣是賊,怎么人家歸順完之后能進京面見天子還能當個正兒八經的將軍,他主動請命討賊還坐鎮(zhèn)徐州的北大門最后卻只得了個騎都尉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