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難道他們潁川會越過并州打響平權
盯————
放沒輕沒重的小輩出門獨當一面有風險,
如今這個道理荀氏全族如今都感同身受。
傻小子剛去潁川的時候他們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時覺得孩子有心氣兒想闖蕩是好事兒,就算闖不出名堂也有家里給他兜底。
半年過去,
他們只想說,這個底不兜也行。
傻小子比他們想象中能耐的多,也不知道哪兒能冒出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主意,
偏偏那些歪主意還都挺管用。
法子有用是一回事兒,
孩子越來越不走尋常路又是一回事兒,
為了臭小子的名聲著想還是得有個靠得住的長輩看著。
重點:靠得住的長輩。
鑒于這半年來潁川搞出的種種動靜,
在荀氏長輩眼中,
郭奉孝和戲志才這兩位能稱得上長輩的家伙已經被開除出“靠得住”的行列。
荀悅很想和兒子團聚,
但是他有自知之明,如果他和那小子有分歧最后被勸下來的肯定是他,所以回潁川的肯定不能是他。
一大家子湊到一起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讓荀彧這個在潁川地界兒和誰都說得上話的從叔回來。
荀攸也在候選人前列,
不過敗在了輩分上。
可能他們兵多將廣還錢糧充足,也可能是冬天太冷都沒心思找事兒,
新收復回來的郡縣都老老實實,
比預想中五天一大亂三天一小亂好的多。
動亂少不代表要忙的事情少,荀彧要走開春就得再送一批士人去并州,在下一批幸運兒抵達之前只能其他人來分擔本該屬于他的公務。
因為最開始的問題出在荀曄身上,所以子債父償接下來的活兒得荀悅來處理。
但是荀悅只擅長教學講書不擅長政務,穩妥起見還得有擅長處理政務的來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