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散了,沒事了。
王司徒把心放回肚子里,絲毫不擔心這是對面那三個無腦武夫的算計。
有利可圖才叫算計,肉沒吃著還惹得一身騷那叫效顰學步作繭自縛。
這事兒要是偶然也就罷了,真要是那仨人故意為之,那他只能說沒腦子就別瞎出主意。
呂布出身寒微向來無腦,孫策年少無知也沒好哪兒去,荀曄、嘖、荀慈明成天著書立說好為人師,族中出了這么個二愣子是他荀氏的福分。
……
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幾個武將好像不知道京城的輿論風向,收拾好朝廷的賞賜和他們搶來的“戰利品”便大搖大擺的返回潁川。
沒有人特意和他們說外頭的傳聞,也沒人敢沖到他們面前說什么“強搶民女天理難容”。
因為氣氛太過詭異,連小皇帝都默默取消了親自出城相送的打算。
他不相信傳聞,他怕他表現的太明顯直接把傳聞捅到小將軍面前。
京城已經出現亂七八糟的傳聞,小將軍不知道還好,他們要是知道了還不得鬧翻天?
荀小將軍好相處,新來的那位孫小將軍瞧著也挺好相處,只有他們兩個的話直接詢問也沒關系,但是現在跟著的還有個不好相處的呂大將軍。
溫侯太兇了,他不敢往那兒湊。
等報信的小黃門退下,小皇帝搓搓胳膊,寢宮的爐火燃的旺旺的也還是覺得身上涼涼的,“太傅,現在是什么情況啊?”
背后蛐蛐人有點不好,就算人已經離開了京城他也還是下意識放輕了聲音。
楊彪也拿不準現在是什么情況,但是他篤定荀家那小子不是倚強凌弱欺男霸女的人。
登門赴宴沒有喝的酩酊大醉的道理,他們之前和王允關系緊張,愚笨如呂布也不會放任飲酒,何況荀家那小子。
有貓膩,絕對有貓膩。
按理說以那幾個小子的機靈不會掉進這么明顯的圈套,可現在這局面已經完全不能按照常理來想。
楊太傅揉揉額頭,試圖從一團糟中找出根線頭來解釋到底發生了什么,“因為之前種種,王司徒并不喜歡荀小將軍。”
小皇帝重重點頭,“是的,所以他主動設宴邀請小將軍肯定是不懷好意。”
“陛下都能知道王司徒不懷好意,荀小將軍赴宴時會毫無準備?”楊彪回去坐下,然后繼續說道,“既然赴宴之前有所準備,那就不會為美人所惑。”
就算王允府上的歌伎特別美,美的沒見過世面的毛頭小子把持不住,也不會三個人都把持不住在宴席上鬧的下不來臺。
呂布跟著是干什么的?他在董卓身邊時什么美人沒見過?想和荀氏分道揚鑣也不至于鬧的這么難看。
宴席當場應該不會和傳言中說的那么亂,但是能傳出這么離譜的說法場面肯定不會太好看。
問題來了,他們在鬧什么?
王允也是,就不覺得奇怪嗎?
小皇帝托著臉思考,想了好一會兒才猶猶豫豫說道,“王司徒又不傻,應該不會在小將軍離京之前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