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徒又不在他們這兒,擠兌荀侍郎也沒法去王司徒那兒邀功,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荀悅是個很好相處的人,但也不是一點脾氣都沒有,過來恭喜他的他可以笑著互相調侃,過來擠兌他的他也能笑著擠兌回去。
他兒子就是有本事怎么了?天底下哪條道理規定不許兒子超過父親?自個兒沒本事生出有能耐的兒子就來酸別人,嫉妒的嘴臉已經藏不住了同僚們。
這些日子沒有炫耀兒子他已經忍的很艱難,別逼著他天天閑下來就給滿宮的同僚分享育兒經驗。
呀,忘了,他們家明光有如今的成就全靠自身優秀,和他這個父親沒有多大關系。
很遺憾,育兒經驗起不到多大用處,主要還是靠孩子自覺,如果家里孩子從小就不聽話那就算了,不如父輩努力多給孩子攢點家產。
世道那么亂,孩子沒本事當爹的再沒本事還能好嗎?
眾同僚:……
噗~吐血jpg
你說你招惹他干什么?
荀侍郎溫聲細氣敵我不分,很快周圍的同僚便都滿臉菜色的回到自己的位置平復心情。
他們沒有荀小將軍那么優秀的兒子,也不如荀侍郎有學問,他們活著有什么用嗚嗚嗚嗚嗚。
荀侍郎揮一揮衣袖,深藏功與名。
剛巧飄到附近的李二陛下:……
感覺臭小子對他爹的濾鏡厚的有點嚇人,這像是好欺負的樣子?他不欺負別人已經很不錯了好吧。
果然人不可貌相,臭小子一大家子都不可貌相。
天子寢宮,不可貌相的荀小將軍正在給小皇帝講他接下來的安排,楊太傅旁聽。
因為他在楊太傅這里信用值太低,為了不讓太傅覺得他悄悄忽悠小皇帝,和小皇帝說的每一句話都必須有太傅在場。
沒辦法,親爹就在天子身邊工作,他怕太傅一個不高興讓他爹遭受職場霸凌。
一個王司徒已經很難纏,再加上一個楊太傅,他爹得被欺負成什么樣兒?
為了他柔弱的父親能在京城安穩生活,楊太傅的好感度必須拉滿。
說句不太禮貌的話,刷楊太傅的好感度比刷天子的好感度有用的多,也困難的多。
不管大漢亂成什么樣,也不管士族在和外戚宦官的斗爭中吃了多少虧,身為當今天下文化水平最高的一撮兒人,話語權依舊掌握在他們手中。
察舉制的弊端就在這里,士族說什么就是什么,打不進士族圈子就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
皇帝重用外戚宦官估計也是看到了弊端想解決,只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最終搞成了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