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死他了。
于夫羅已經焦頭爛額,沒空管張揚有沒有生悶氣,“要是王允真的靠不住……”
要是王允真的靠不住,那麻煩就大了。
他之前沖著袁紹的名望和張揚一起去投奔,到地方之后才意識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和他根本不是一路人。
袁氏對董卓揮之即來招之即去最終卻被董卓反殺,但是袁紹好像并沒有從其中得到什么教訓,對待偏遠邊地而來的武將依舊是藏不住的輕蔑。
既要用他還看不上他,看不上他還非要用他,這是什么道理?
難怪之前麴義走的那么干脆,他要早知道袁紹是這個德性他也不去。
千金難買早知道,好在現在跑也來得及。
于夫羅抓抓亂成雞窩的頭發,坐立不安怎么著都難受,于是拿起長戟出去發泄精力。
他是想帶上親信離開冀州,但是沒想過會離開的這么倉促。
王允說中原將有大變,只要他能聯合涼州軍牽制住關中的朝廷兵馬再在河陽津做出要進犯京城的樣子,事成之后便以朝廷的名義正式冊封他為單于。
中原會發生大變,并州也會重歸七零八散,到時候他就能以單于之尊回到并州弄死休屠各胡的余孽拿回屬于他的榮耀。
怪他被朝廷的正式冊封迷了眼,聯絡完涼州軍后二話不說就棄了袁紹率軍南下,若是當時冷靜些多想想也不至于落到如今這般進退兩難的地步。
要是事情順利那一切都好說,萬一王允那所謂的大變沒能發生,涼州軍可以拍拍屁股撤回西涼他去哪兒?他連個能去的地方都沒有。
袁紹那兒肯定行不通,冀州幽州打的激烈,他在戰事正關鍵的時候帶兵叛離直接導致袁紹節節敗退,這是袁紹忙于應對公孫瓚沒空搭理他,要是能騰出手肯定
反轉再反轉
殘雪壓枝,
凍雷驚筍,袁術的心情隨著春天的到來也和天氣一樣明媚。
老話說的好:時來運轉,否極泰來。
他就說他這樣的天之驕子不可能一直倒霉,
如果他連著好多天倒霉,老天就會看不過去會幫他掃平前路上的障礙。
這不,荀氏那小子剛從他手里弄走大筆金銀,
坐鎮京師的王允王司徒還有潁川地界兒的世家大族就都暗戳戳的派人到魯陽說要和他共商大事。
兩邊可能是不約而同,
也可能是提前通過氣兒,
具體怎么樣他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