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錢還是要命,地方豪強知道怎么選。
殺雞儆猴在什么時候都很好用,精銳大軍壓境的情況下,羌胡部落不敢作亂城中地頭蛇更不敢鬧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丁口田畝就核查完畢。
除了雁門郡的戶數超過三萬,其他幾郡多的像西河有五千戶,少的像朔方只有不到兩千戶人家。
雁門的戶數多是因為那兒是軍事要塞,必須有大量駐軍以及足夠的百姓來保障補給供應,不是那兒的生活條件比太原還好。
不算還沒收回來的五原、云中兩郡,其余并州七郡加起來戶數剛破十萬。
按照一戶六人來算,十萬戶也不過六十萬人,加起來連潁川人口的一半都不到。
何況并州大多是一戶四人,六七人的只是少數,總人口遠不到六十萬人。
人口少的可憐。
荀氏初來乍到,不可能讓所有官吏都老實聽話,本地豪強世代于此經營人脈也不可小覷,真正的丁口肯定不止這些,但是短時間內能被他們調用的只有這些。
怎么說呢,他們到并州后安置在太原上黨兩郡的流民賊匪都快趕上了正經的在籍人數。
重置官署要從頭開始,剛收回來的幾個郡縣的百姓已經習慣依附地主豪強,上來就收稅容易被地頭蛇鉆空子挑撥百姓情緒,而且并州也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想靠稅收來支撐開銷幾乎不可能,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免去稅收讓百姓休養生息。
法子是好法子,還是那種是個官兒就能想出來的好法子,可惜實施起來得有個前提。
官署必須有足夠的存銀存糧。
要是沒有足夠的存銀存糧,就是再不愿意搜刮百姓也必須得收稅來維持官署的正常運轉。
官員要養家,士兵要吃飯,沒有人能餐風飲露活下來。
也沒人能在冰天雪地里衣不蔽體的活下來。
荀諶剛出官署時還慢條斯理踱著步子,被迎面而來的冷風吹的睜不開眼睛后立刻加快腳步往前沖。
風度不重要,趕緊進屋最重要。
荀悅家中的仆役看到荀諶過來就知道晚飯要多準備,荀諶也不客氣直接點菜,點完之后直接鉆進書房。
“怎么這時候過來了?”荀悅也是剛從官署回來,書房的炭火還沒熱乎起來,但是和外面的滴水成冰比還是暖和的很。
“好幾天沒見著兄長想的慌。”荀諶解開斗篷放在門口,然后拽過蒲席坐到爐子旁邊,“明光的屯田之術就是好用,不管是流民還是賊匪,只要有田種有飯吃,想挑撥都挑撥不起來。”
百姓流離失所主要是生活沒有保障,他們讓治下百姓能安穩耕種,收糧時他們分一半百姓留一半,既能讓無處可去的流民賊匪有了安身之所也能養住他們那數量龐大的軍隊。
叔父到并州的時候正值春耕,明光到晉陽后立刻在太原上黨兩郡屯田,也是他們運氣好,第一年就是大豐收。
只要糧餉能供應上,過冬就不成問題。
有個腦袋瓜聰明的侄子就是好,出主意直接出到了他的心坎兒上。
荀諶簡單說了下這些天的情況,然后問道,“兄長在干什么?那些潁川來的家伙老實了嗎?”
“為兄每十日便抽出兩日和他們研習經籍,從早上講到晚上,然后再讓他們訴說心得。就算那些人依舊有小心思,將他們的精力消耗一空他們也沒法不老實。”荀悅面色如常,絲毫不覺得這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