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郡的設立和上述段子差不多,大漢朝廷直接把自家碉堡修在羌人部落的大門口,問就是怕羌人和匈奴人狼狽為奸要自保。
因為關東世族和關中世族之間的矛盾,再加上關中世族和羌人部落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總之近百年來西北的羌人叛亂幾乎沒停過。
朝廷在強盛時期對涼州尚且鞭長莫及,這些年朝廷越來越弱勢,只能地方大族扛起抵御外敵的責任。
草原游牧民族不善耕種,只要缺少糧食就南下劫掠,地方豪族大部分時候都舍不得和羌胡硬碰硬,比起真刀真槍打贏了也損失慘重,他們更喜歡收買羌胡頭領主動送上糧草來保全城池。
麹義是個例外。
他這人從小就不服管教,拼著缺胳膊少腿也不愿意讓羌胡從他手上搶走一粒糧食。
難怪不愿意留在冀州,這種性子很難受得了韓馥的軟弱,讓他以韓馥故將的身份歸順袁紹甚至不如大軍壓境把他打服了再收降。
前者是窩囊的被迫當降將,后者是心服口服當降將,區別大了去了。
不過來并州也好,雖然他們現在家底比不上冀州,但是只要肯努力什么都會有的。
——歡迎麹將軍加入,大家一起創造美好的未來。
外面很快黑透,麹義也不是一點眼色都不會看,感覺說的差不多了便收住話頭起身告辭。
下家已經找好,遲則生變,他明日便啟程返回鄴城。
荀爽留人,“天色已晚,城中不好找住處,麹將軍今日先在府上住下?!?/p>
馬匹長途奔波后一晚上歇不過來,如果明天一早就要離開就得換新的坐騎,還有路上要帶的干糧,留在這里住一晚明早都會準備好。
正好他們也要寫信給冀州的族人,另尋住處反而麻煩。
麹義想了想,沒有推脫,“謝使君?!?/p>
荀曄自告奮勇,“叔祖,我去安排?!?/p>
他給踏雪烏騅準備馬廄的時候在府里轉了一圈,知道客院在什么地方,難得遇到自冀州遠道而來的客人他想多親近親近。
不過麹將軍和親信連著三天高強度趕路,太耽誤他們休息也不好,所以他就簡單問幾句。
荀曄讓仆從去通知等在門口的麹義親信,到客院后滿懷期待的問道,“麹將軍,聽聞冀州帶甲百萬谷支十年,是真的嗎?”
帶甲百萬,就算這是夸張說法,至少也能落實到三四十萬。
能養起三十四萬的兵丁,百姓數量肯定不止三四百萬。
多么令人羨慕的數量啊。
麹義愣了一下,然后重重點頭,“是真的!”
所以他至今想不明白為什么韓馥連打都不敢打,就算袁紹可以打著汝南袁氏的名號招兵買馬,冀州本地世族不可能全部都向著他。
再說了,他是州牧,整個冀州明面上的兵力都歸他指揮,世族不會過多摻和進這種事情,就算會派私兵部曲加入戰局也影響不大。
袁紹為什么和公孫瓚聯系?就是因為知道即便真正開戰也是他們勝面更大,所以寧肯冒著公孫瓚趁機搶奪冀州的風險也要拉援兵。
看現在也知道,公孫瓚的確應邀發兵南下,韓馥也的確被嚇的交出州牧印綬,袁紹成功兵不血刃拿下冀州,可是公孫瓚走了嗎?沒有。
想不明白,實在想不明白。
荀曄也想不明白,但是事情和他關系不大,這時候只需要表示尊重祝福就行,“沒有兵戎相見也是好事,可以減少許多傷亡?!?/p>
麹義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