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程侯本人覺得是所有人都瞧不起他的出身,荀曄卻覺得不光是因為出身,還因為他以前sharen殺的太草率給天下人留下的印象不太好。
師出有名很重要,不能讓天下人覺得他是個濫殺之人。
就說之前殺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的事情,大部分人都只知道烏程侯的大軍走到哪兒殺到哪兒,并不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反正就知道烏程侯好sharen。
但凡他提前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都不用怎么潤色,實話實說就能讓天下人對他的看法大大改觀。
他為什么殺荊州刺史王睿?因為王睿和武陵太守曹寅合不來。
各路諸侯舉兵討伐董卓之前王睿聲稱要先殺曹寅,曹寅害怕被殺便假冒朝中大臣發(fā)檄文給烏程侯讓他將王睿處死。
那是奉命行事,不是私仇。
別管烏程侯到底知不知道檄文是真是假,就問有沒有檄文?
還有南陽太守張咨,當(dāng)時烏程侯的大軍已經(jīng)抵達南陽,袁術(shù)也已經(jīng)上表他為代理中郎將,按理說可以調(diào)發(fā)地方郡縣糧餉,但是張咨就是不給。
調(diào)糧的公文送到官署也沒用,人家張?zhí)鼐褪遣焕聿徊遣宦劜粏枴?/p>
這要是遇到有家底兒的也許就算了,遇到有上萬兵丁嗷嗷待哺的烏程侯肯定不能這這么算,于是張?zhí)鼐捅灰浴盎Ax兵,使賊不時討”的罪名推出軍門斬首了。
因為拒絕供應(yīng)軍糧被殺有點冤,但也不是特別冤。
世道已經(jīng)亂了,沒有自保的能力還錢多糧足在其他人眼里和肥肉沒有區(qū)別。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鄰居屯糧我屯槍,鄰居就是我糧倉。
當(dāng)然,也有可能是烏程侯和袁術(shù)私下里悄悄達成交易。
有兵但是缺糧的去嘎掉南陽太守,沒兵但是家底豐厚的趁機拿下南陽然后再給缺糧的兵馬供應(yīng)糧草。
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事實究竟是什么樣不重要,反正現(xiàn)在惡名已經(jīng)讓烏程侯背完了。
袁術(shù)美美的成為南陽太守,劉表美美的成為荊州刺史,孫堅、孫堅灰頭土臉的成為豫州刺史,當(dāng)上了刺史也得被袁術(shù)用糧草牽制。
噫吁嚱,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所以這到底什么意思?真和袁術(shù)鬧掰了?
“本將軍行得正坐得端,從來不干見不得人的事情,他袁公路實在欺人太甚。”孫堅拍案而起,“潁川之亂本就由他袁氏兄弟而起,苑陵侯仗義相助已是難得。他倒好,不說感謝還埋怨上了。”
荀曄艱難的壓下上揚的唇角,狀似不解的問道,“埋怨?袁府君什么意思?”
孫堅冷哼一聲,咬牙切齒道,“他非說我與苑陵侯有見不得人的交易,已經(jīng)斷了我軍軍糧。”
荀曄聽到熟悉的袁術(shù)斷糧心里笑的開花,面上還得和憤怒的烏程侯保持一致,“你我只是合力將周昂趕出潁川,如何見不得人?”
“就是就是,如何見不得人?”祖茂拍著大腿跟著罵,罵了兩句想起來身邊這位不是軍中的新兵蛋子,怕把人帶壞導(dǎo)致荀氏找他算賬又哼哼唧唧閉上嘴。
前面鋪墊那么多,孫堅終于能把話挑明,“豫州世家眾多且不服管教,各郡國官署也都自理其政,我這個刺史不似其他刺史大權(quán)在握,反而像個被架空的傀儡。軍中三萬多弟兄不能沒有糧草,如今荊州已經(jīng)落入劉表手中,我等遠在豫州也無法返回江東,苑陵侯可愿留在潁川打理內(nèi)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