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如當頭棒喝敲醒了臧都尉,駐扎在瑯琊的大軍在臧都尉的帶領下改邪歸正,務必要全徐州都知道貪污公款罪不容誅。
主力軍隊都光明正大的投了對面,瑯琊太守蕭建蕭府君提心吊膽了大半個月見狀索性也跟著投了。
曹昂帶來了六千兵馬,分出一千護送曹嵩等人回臨淄,留下五千隨他攻城略地。臧霸在瑯琊有兩萬兵丁,再加上孫策帶來的七千兵馬,加起來三萬多精兵放到外面已經是可以號稱“十萬大軍”的程度。
那么多人扛著大喇叭一路走一路喊,不光讓徐州百姓都知道了陶謙權欲熏心欺負完兗州欺負青州,還讓徐州百姓都知道了他們上交的賦稅都被用去干了什么。
一時間民間群情激奮,百姓活撕了陶謙和笮融的心都有了。
他們累死累活種地交稅,上頭卻用他們省吃儉用擠出來的錢糧去供神仙,誰家神仙這么貪心?讓不讓凡人活命了?
揭竿而起!必須揭竿而起!要讓黑心的官知道他農民爺爺的厲害!
……
時隔多年,徐州官員再一次感受到敵軍勢如破竹的恐懼。
當年黃巾之亂的主戰場不在徐州,這次的敵軍就沖著徐州來,一路高歌一路喊,比當年氣勢洶洶的黃巾賊還要可怕。
下邳城中,陶謙面色鐵青,雙手顫抖的看著親信從城中撿來的檄文,薄薄幾頁紙在他手中仿佛千斤重。
“噗——”
旁邊的親信大驚失色,“來人吶!快來人吶!大人吐血暈倒了!快來人吶!”
玩這么大嗎
青州來的大軍一路聲勢浩大,
虎崽子深諳搞事的精髓,特意讓匠人做了幾面銅鑼配著軍中戰鼓來惹人注目。
愛熱鬧是人的天性,鑼鼓喧天的情況下很少有人能忍住不去看熱鬧,
就算對面是兵也一樣。
于是乎,這么一路敲鑼打鼓一路喊,連沿途的野狗都知道荀青州派兵攻打徐州是因為陶謙這個徐州牧不做人,
順帶著還被宣傳了一下陶州牧的親信下邳國笮國相的所作所為。
有些事情不捅破窗戶紙可以一直裝瞎,
就算有少數人捅到跟前也能含糊著繼續裝瞎,
但是被宣揚的天下皆知就不一樣了,
再裝瞎會讓他那本就在懸崖邊兒上的名聲更加危險。
陶謙暈了半天被救醒,
醒來之后不顧心慌氣短,
顫顫巍巍的讓人去請笮融。
另一邊,同樣看到檄文的笮國相面色陰沉,難得維持不住他那悲天憫人的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