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他也姓荀,平時也沒見叔祖和攸哥和外人有多少聯系,怎么他們倆就跟開了掛一樣什么都知道?
哥,咱家進化是不是漏了個人?
荀曄鼓了鼓臉,假裝自己一點兒也不介意。
“休屠各部叛亂,說到底朝廷和匈奴王庭都有責任。”荀攸無視傻小子幽怨的小眼神兒,點點太原郡西北的西河郡繼續說道,“休屠各部歸順的比王庭更早,不過他們部落勢力比不過王庭,所以朝廷在王庭歸附后便將休屠各部歸于王庭單于管治。”
朝廷兵馬不夠用只能不斷征調周邊羌胡各部的兵力,休屠各部不是匈奴王庭的嫡系,單于征調兵馬不心疼,每次有需要都從他們那里征。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奈何近些年中原戰亂不斷,征了這一次還有下一次,休屠各部怨氣越積越多,終于忍無可忍起兵造反。
荀曄:……
匈奴王庭的單于是誰?連可持續發展都不知道怎么當的單于?
哦,大漢朝廷也不知道啊,那沒事了。
“休屠各部聯合左部胡聚眾十萬殺匈奴羌渠單于,然后擁立須卜骨都侯為新單于,當時羌渠單于的長子于夫羅正應召在幽州平定張純之亂。如果于夫羅能及時趕回西河,或許還能收攏羌渠單于舊部和休屠各部分庭抗禮,但是……”
“但是朝廷當時正亂著沒空搭理他。”荀曄嘖了一聲,“這個我知道,前兩年幽州張純叛亂,朝廷調匈奴兵馬前去平定,于夫羅就是那時候離開的西河。”
匈奴單于以下的大臣分為同姓和異姓兩種,同姓之中左賢王最尊貴,一般由儲君擔任,羌渠單于活著的時候身為長子的于夫羅便是左賢王。
領兵在外的于夫羅聽聞王庭變故當機立斷自立為單于,同時不忘向朝廷“詣闕自訟”哭訴他們對大漢的忠心以及休屠各部的兇殘,希望能在漢軍的幫助下討回屬于自己的單于之位。
但是羌渠單于被殺后不久靈帝就駕崩了,之后就是十常侍亂政、董卓進京等一系列變故,滿朝公卿自顧不暇,哪兒還有心思管南匈奴內部的爭斗。
“朝廷無暇顧及匈奴內斗,于夫羅沒能得到朝廷的支持回到河西。”荀攸伸手蘸了點兒杯沿上的水,在輿圖旁邊畫了個叉,“于夫羅沒能回到西河,休屠胡推選出來的新單于須卜骨都侯前不久在內亂中身亡,如今匈奴王庭單于之位空懸,一時半會兒應該沒空寇邊犯境。”
荀曄搖搖頭,“不好說,休屠各部沒空寇邊,于夫羅可還在并州。”
羌渠單于死后,于夫羅繼位的訴求得不到朝廷的回應怨氣很大,直接和并州的白波賊勾結在一起燒殺搶掠,董卓被任命為并州牧后得到的詔命就是去平定他和白波賊。
可惜何進死的倉促,小小白波賊在董州牧眼里比不過京城半點,于是只派了女婿牛輔去平定。牛輔沒他的本事,平了好幾個月敗多勝少,白瞎了手底下的精銳涼州兵。
匈奴兵能征善戰,白波賊滑不溜秋,兩伙人湊到一起的確不好打,但牛輔手底下可是跟著董卓南征北戰的涼州兵,不可能打不過散亂的賊兵。
雖然董卓是個十惡不赦的渣渣,但是帶兵水平還是可以的,至少換成他親自去平亂肯定不會像牛輔一樣大敗而歸。
荀曄想了想,問道,“于夫羅和白波賊勾結在一起,咱們是不是能借平定賊匪的機會連他一起抓了?”
他們到并州后最先做的肯定也是剿滅境內賊匪,如今是他們兵力占優勢,麾下還都是身經百戰的兵馬,呂布高順張遼都是史上有名的猛將,應該不至于剛回并州就打敗仗。
于夫羅是左賢王,羌渠單于死后就算沒有朝廷的冊封也能名正言順的繼位,多適合用來當控制南匈奴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