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將軍雖然殺心重,
但是所有死在鬼頭刀下的人都是罪有應得而不是濫殺,
他張公祺在漢中布道濟民功德無量,
殺光天下世家也殺不到他頭上。
如果那位即將登基的新帝真的講道理的話。
要是不講道理,那他也沒辦法。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家荀小將軍乃天命所歸,他實在沒本事逆天而行。
往好處想,
他投降的早,還及時給大軍帶路攻打成都,
最差也能功過相抵,
應該不用擔心丟掉小命兒。
張魯隨大軍進京,看上去對漢中失守的事實接受良好。
而在荊州,非常清楚均田令和科舉取士對世家大族而言意味著什么的劉表恨鐵不成鋼。
荀氏到地方后先殺豪紳,大部分州牧刺史也都是這樣,新官上任三把火,
先殺一批刺頭立威站穩腳跟然后才好干其他的,
他自己也是這樣。
荊州八郡他手中有七郡,
但是七郡加起來也比不上南陽一郡的富庶。
他和荀氏的區別就是荀氏自始至終都很強硬,而他殺完刺頭后為了站穩腳跟大肆重用本地世族,
江夏、零陵、桂陽、長沙等各郡的太守都是當地大族之人。
正因如此,他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有多不好相處。
人的貪心沒有止境,他越讓步那些家伙越得寸進尺,可是想在荊州立足又不能和地方豪強撕破臉,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荊州的豪強地頭蛇不光寸步不讓還得寸進尺,怎么中原和北方的豪強脾氣那么好?荀氏都開始直接在他們身上割肉了他們就不知道反抗?
世家大族最重要的除了傳承就是土地,荀明光一道均田令將他們搜刮的來路不正的土地盡數收繳,一道科舉取士詔讓世家的百年傳承成了笑話,那些跟貔貅似的只進不出的世家愿意吃這個虧?
劉表不信沒人想除掉荀曄,就荀氏現在干的這些事情,哪天傳出消息說荀氏被滅族他都毫不驚訝。
一人一族便想和全天下的世家大族作對,未免太過異想天開。
然而事情完全沒有朝著他預想中的方向發展,荀氏不光沒有因為和天下世家作對而被群起而攻之,甚至還越來越聲勢浩大。
同樣是世家,怎么北方的世家都那么好欺負?
硬氣點和荀氏硬剛,那么多世家大族聯合起來還能對付不了一個毛頭小子?他們當年抗拒皇令誘殺朝廷命官的魄力哪兒去了?就這么認栽了?
劉表大為震撼,如果讓天下世家俯首稱臣不敢高聲語的是他那沒關系,現在那么有魄力的不是他而是和他有競爭關系的年輕人,這讓他如何睡得著覺?
在益州被荀曄釜底抽薪掏空之前劉表一直以為他們沒那么容易對上,荊州和益州加起來足有三分之一個大漢,他和劉璋還有的打,外人沒那么容易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