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煥在旁邊坐下,“善惡分明,少年心性。”
郭嘉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他本來就沒多大,十幾歲的小孩兒你想讓他多老謀深算?”
戲煥:……
“你郭奉孝也沒多大。”
郭嘉理直氣壯,“我和他不一樣,他從小跟著仲豫兄隱居,我呢?”
讓他這個書堆里出來的聰明人和失魂癥剛好沒幾年一身牛勁兒沒處使的傻小子比謀略,別欺負人家孩子了行不行?
戲煥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揉揉眉心緩緩道,“真的不走了?”
現在離開只是路上有些危險,現在不走以后就走不了了。
拿下潁川要面對的不只有袁紹袁術兄弟倆的仇視,還有周圍所有野心勃勃的諸侯。
四戰之地不適合做根基,沒有足夠的實力就算拿下也守不住。
再有就是,朝廷那里怎么說?
“潁川、或者說整個豫州都不適合做根基,但是志才莫要忘了,并州雖遠卻不會對這里不聞不問。”郭嘉收起笑容,“至于朝廷……朝廷是最不需要擔心的。”
荀氏眾人在并州恢復生產,單看目前傳出來的消息,太原上黨兩郡已經肅然一清,沒有意外的話其他幾郡也會很快收復。
胡人內部不是一塊鐵板,大小部落各自為政。
南匈奴內亂未平,烏桓為護烏桓校尉管轄,羌人、鮮卑雜居其中,掌控并州的難度不比掌控豫州小。
但是!荀氏文有文若、友若、公達等大才,武有呂奉先、麹文泰那等猛將,還有荀公慈明統籌兼顧,最多三年就能越過幽州成為最穩定的邊地。
自古以來北方出現雄主對中原來說都是災難,匈奴的單于冒頓險些將高祖困死在白登山,鮮卑的大人檀石槐擾的緣邊九郡及遼東屬國都不得安寧。
如果不是他們來的快去的也快,中原會被糟蹋成什么樣兒簡直不敢想。
雄主不光能出現在外族部落,只要能降服羌胡,漢人對中原的威脅比胡人更大。
如果沒有荀氏全族在并州收復失地,即便在潁川的是荀彧而不是荀曄是他也不會選擇留下。
但是現在天下人都知道并州兵強馬壯,想動荀氏子就得考慮能不能扛得住來自荀氏長輩的報復,既然如此為何不留?
朝廷管不住討董聯盟自相殘殺,管不住袁紹逼走韓馥自任州牧,管不住袁氏兄弟掀起戰亂,還能苛責他們為保境安民才不得不冒險留在潁川的荀小將軍?
真要是那樣的話,如此是非不分的朝廷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哦,朝廷本來就是非不分啊?那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