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兒如此擅長劍走偏鋒,想必打天下也是不走尋常路,不怪系統咬死不肯改口,他是系統的話他也不改。
這小子是“有壓力才有動力”的典型,沒點壓力反而不行,至于壓力的極限在哪里……反正目前還沒見著。
旁邊,荀小將軍分享完他們敲鑼打鼓進攻徐州的計劃繼續說青州的情況,“青州流離失所的百姓多,但也還有部分擁有耕地的平民百姓。既然已經亂到這個地步,我就想著可不可以直接一步到位把田制給改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道理放在這里也很好用,有我奉先兄坐鎮青州,目前還沒碰到敢直接說不的人。”
“醒醒,他們怕的不光是你奉先兄,還有你本人?”趙大陛下大馬金刀坐在書案上,“呂奉先兇名遠揚,你荀明光在潁川殺了一輪又一輪也不差。”
“這樣的嗎?”荀曄笑的露出小虎牙,“謝謝爹夸獎。”
可惜目前政策推行的還算順利,青州還沒出現上趕著給他殺的家伙。
議事廳旁的隔間里堆放著不少雜物,荀小將軍進去翻出之前放在里面的均田令,“不知道爹在那邊有沒有看過,現在看看也不遲。這是孩兒根據歷代均田令修改出來的政令,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不過北宋不立田制,他這政令有缺點也比放縱土地兼并的北宋強。
想想北宋的“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堅決不能讓他們這里也發展到那種程度。
額,仔細想想,他們這兒似乎也沒比北宋好多少,世家豪強圈起地來好像比北宋的權貴更肆無忌憚。
那沒事兒了。
荀曄背書似的將青州各郡國的均田令推行進度講給阿飄爹聽,順帶著點出接下來要推行的地方。
他本來準備讓冀州當第二個推行均田制的州,但是陶謙上趕著給他送地盤,只能委屈冀州往后挪挪容徐州插個隊了。
趙匡胤看完遞到跟前的均田令,煞有其事的點點頭,“冀州的世家豪族表示謝謝徐州來插隊。”
這哪是插隊,這分明是救命恩人。
雖然早死晚死都是死,但是能晚死一會兒是一會兒。
“把冀州放到后面也行,冀州本就是世家掌權,袁紹當州牧的時候沒來得及籠絡所有冀州世家,如今冀州沒有州牧,世家豪族的力量會比之前更強。”荀曄解釋道,“徐州本身沒有那么多勢力大的家族,而且他們連笮融都能忍,應該也能忍我。不想忍也沒關系,反正徐州屬于戰敗方,殺起他們來比殺我老家潁川的世家還沒有心理負擔。”
田制和稅制是配套的,均田制可以控制人口耕地,賦稅制度可以控制錢糧,四舍五入就等于地盤掌握在了他的手上。
和“州牧”的虛名不一樣,是真真正正的掌控。
當上州牧并不一定能掌控一州,掌握一州的人口耕地賦稅的話就算沒有州牧之名也是無冕之王。
先定個小目標,把青州、徐州、冀州三州掌握在手中。
兗州可以跟在后面,揚州或許能插個隊,再之后才是尚且有主的幽州和長輩們治理的豫州、并州。
以他們家志才叔的辦事效率,最多半年袁術就得稱帝,到時候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他也可以趁機渾水摸魚再搶點地盤。
漢朝的淮南開發程度不及中原,但地盤是真的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