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像袁本初一樣對他們不管不問,誰來他們本地人都沒意見。
他趙子龍無力匡扶天下,要投奔也是投奔有心救民之輩。
當然,一臣不事二主,他已率領鄉勇投奔公孫將軍,公孫將軍待部下極好,只要將軍不干下天怒人怨的惡事他便不會棄之而去。
不過來都來了,不親眼見到荀小將軍總覺得少點什么。
趙云收拾妥當前往官署,路上得知荀小將軍從京城回來后沒有耽擱便命人去驛館尋他頗有些受寵若驚。
荀小將軍勇冠三軍還如此平易近人,難怪公孫將軍對他贊不絕口。
驛館離官署有一段距離,等趙云隨傳令兵來到會客廳,荀曄和聽到動靜來看熱鬧的戲煥劉曄已經喝完了第二杯茶。
聽到動靜的會湊過來看熱鬧,原本就在旁邊的荀彧和郭嘉自然也不會真的不管不問。
于是乎,趙云過來看到的就是一個荀小將軍和四個笑的他頭皮發麻的謀臣。
這、這么鄭重的嗎?
不太清楚情況的小趙將軍愣了一下,好在沒有震驚到忘記說話,“公孫將軍帳下騎都尉趙云,參見苑陵侯。”
上門拜訪不能帶武器,但一身銀甲同樣能顯出年輕將領身姿矯健,看的荀曄只想飛到公孫瓚面前握著他的手說:“公孫將軍,汝愛將吾自養之,汝勿慮也。”
公孫瓚遠在磐河大營一時半會兒見不著,趙云卻近在咫尺想怎么握就怎么握。
荀小將軍熱情的起身相迎,仿佛看到的是個金燦燦的純金趙子龍,“早聞子龍將軍智勇兼全一身是膽,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趙云面上一紅,“苑陵侯謬贊。”
他才追隨公孫將軍沒多久,只是在白馬義從中略有名氣,怎么已經傳到潁川來了?
荀彧幾人面色如常,實際上心里都有些驚訝。
他們之前都沒聽說過這位子龍將軍的名聲,小將軍是哪兒聽來的?這是要開始忽悠了?
看他那熱情火熱的模樣,的確像是想將人收入麾下。
幾個人悄然對了下眼神,有點期待他們小將軍招攬失敗的模樣。
好兒郎哪家都想要,他們之前也試探過幾句,不過這位子龍將軍耿直的很,只要公孫瓚不舉旗造反估計會一條路走到死。
兩個年輕人都武藝超凡,武器都還都是長槍,會惺惺相惜很正常,想把人挖過來卻不容易。
他們小將軍頗有識人之能,許是上天賜了他一雙慧眼,連賈文和那等看似平平無奇的人都能被他扒拉出來,能被他看中肯定有真本事。
小將軍一路堪稱順風順水,應該還沒嘗過被拒絕的滋味吧?
很不幸,順風順水的荀小將軍真的如他們所想馬上就嘗到了被拒絕的滋味。
熱情不管用,人家到潁川是帶著任務來的,不是大老遠跑過來投奔的。
兩軍交戰還不斬來使,他們兩邊無冤無仇,對方派心腹愛將過來示好他也不能不打招呼將人扣下不還,那樣容易交好不成反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