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主題:汝南黃巾大舉來犯目的究竟是什么?
參會人員:郭嘉、戲煥、鐘繇、劉曄、毛玠。
把荀老板換成曹老板毫不違和。
荀曄眼神微飄,等人到齊才正經起來。
來開會的只有幾個有空的,還有幾位忙著安排糧草不在官署,等商量完后直接通知他們也一樣。
“汝南黃巾首領頗多,近日進犯潁川的乃何儀、劉辟等人,這伙兒黃巾部眾有七萬余人,若將這七萬人盡數招安,潁川可還能安置得下?”
在場眾人齊齊抬頭,“盡數招安?”
荀曄重重點頭,“沒錯,盡數招安。”
幾個人想想前去迎敵的呂大將軍,識相的沒有去問為什么能讓來犯的汝南黃巾不戰而降,而是迅速進入狀態商議怎么安置新來的降賊。
“黃巾賊侵擾郡縣只為糧草,如果不能讓他們安定下來,將來還是會接連不斷的侵擾。”郭嘉起身將屏風后面的沙盤推出來,“汝南黃巾不足為懼,還有就是,入冬后還會有更多流民涌入潁川。”
“黃巾賊沒能擾亂潁川,袁公路只怕還會有其他歪主意。”劉曄提醒道,“不可掉以輕心。”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商量如何安置降賊以及入冬后逃至潁川的流民,偶爾提一句南邊的袁術和東邊虎視眈眈的陳王,都覺得可以趁冬天將招兵的事情安排上。
荀小將軍負責聽。
人貴有自知之明,以為知道歷史發展就能所向披靡大概率只能摔個嘴啃泥,他可不犯這種最基礎的毛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聰明人者變聰明。他在聰明人發表見解的時候認真聽,聽多了自然而然就能跟上思路。
畢竟最后拿主意的是他。
說實話,他也沒想到戰局會在短短幾天時間里從迎敵變成敵人主動投降。
他最開始想的是潁川境內的黃巾賊已經開始勞改,汝南境內的黃巾賊戰斗力和潁川差不多,就算有大幾萬人也不會是他們呂大將軍的對手。
但是還有個問題,呂大將軍沒有分身術,騎兵也不擅長防守,如果進犯的黃巾賊兵分幾路攻城,沒有大將坐鎮的城池就會陷入險境。
他已經想好把坐鎮后方的事情交給幾位謀臣,打起來后舞陽、郾縣、臨潁哪兒需要支援他就去哪兒。他就是塊磚,哪兒需要往哪兒搬。
然而等最新戰報傳過來,他又覺得他大概天生就是留在后方搞生產的命。
豫州的黃巾賊不像青州黃巾聲勢浩大,大大小小的首領一盤散沙,時不時各個首領之間還有爭斗。
要不是豫州本身的政治環境太復雜,各郡縣世家大族的部曲集結起來也能把他們打的不敢再露頭。
可惜和豫州黃巾選不出一個大首領差不多,豫州世家也從來都不是一條心,有州牧或者刺史在也不行。
各地一把手要么擁兵自重要么換的飛快,豫州就屬于換個飛快的那一波兒。
這幾年豫州刺史或者豫州牧幾乎都是在任不到半年就調走或者身亡,現任刺史孫堅能統兵打仗奈何是寒門出身,兜兜轉轉權利還是掌握在本地世家手上。
豫州六郡國各有各的難管,陳國陳王手里有兵黃巾賊不敢鬧事,魯國、梁國、沛國的諸侯王都老老實實的當吉祥物,國相主政卻也能力有限,因此國內都不如陳國安穩。
再看潁川和汝南,嗯,還不如隔壁幾個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