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觀念一旦深入人心就會很難消除,到時天下人只會記得大漢是天命所歸而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忘的一干二凈。
劉氏正統可能會變成常識,百姓提起天子就只能想起來劉姓。
如果再有第三次力挽狂瀾的機會,天下劉姓都會挺身而出來當這個給大漢續命的功臣。
不管是不是劉姓宗親,只要姓劉就能振臂高呼光復大漢。
百姓已經默認天子只能姓劉,打著劉氏的大旗可以占據正統,非劉姓想起事就會被群起而攻之,想爭天下的就算不姓劉也得硬生生造出個劉姓的祖宗來把姓改成劉。
姓劉就能占據正統,如此便更讓天下人覺得只有劉姓才能當天子。
惡性循環。
以他自己的立場來說,他希望漢室可以盡可能的長久,從天下百姓的立場來看卻未必是好事。
漢家的金字招牌太過響亮,是好事也不全是好事。
劉徹一條條的分析系統遲遲不刷新三造大漢任務的原因,唉,優秀到穩居正統之位他也很苦惱啊。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想多了,就算三造大漢能成功,到后期漢室帝王拉胯一樣會有數不清的百姓揭竿而起。活都活不下去了肯定跟著誰能吃飽肚子就跟著誰,才不管上頭姓劉姓李姓趙還是姓嬴。”
有些話編出來騙騙自己得了,別說出來惹人發笑。
友誼的小船沒那么穩固,他們真的會笑出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豬豬陛下兇神惡煞,“李二鳳,你是不是想找事兒?”
趙匡胤好脾氣的勸架,“快少說兩句,打又打不過何必上前挑釁?”
始皇陛下不想和三個降智的家伙同流合污,默默的離他們遠了些。
幾位阿飄陛下友好交流的功夫,受禪臺上的流程已經接近尾聲。
初登基的年輕天子接過玉璽,抬頭朝他們幾個眨眨眼睛。
【叮——】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明君預備役荀曄成功登基為帝,成為天子只是開始,并非結束,望你再接再厲,此后經年,不忘初心。】
熟悉的電子音出現,阿飄們也停止吵鬧。
明君預備役成功登基稱帝,他們的任務完美畫上句號,終于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
離別不適合大張旗鼓,只適合悄無聲息,他們幾個感情太過充沛,真要等到禪位大典結束再告別,到時他們可能會哭成一團。
抱頭痛哭的主力軍:荀牛牛、李二鳳。
成熟穩重的豬豬陛下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走了走了,回去交任務。”
然而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高呼“為國盡忠、為民盡責”的精兵們聲音便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