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曄看著紙上那滿滿一頁的國號備選項,
眼前一黑又一黑。
這叫參考?讓他自己翻字典也不過如此了。
荀曄倒吸一口涼氣,
他爹他叔他伯伯也都這么選擇困難嗎?你們在潁川那么多天都選了個啥啊?
阿飄陛下們要笑死了,他們以為他們在這兒吵架已經很過分,沒想到潁川那邊更離譜,選了等于沒選,最后還是得傻小子親自從頭開始。
小皇帝理直氣壯,
“朕覺得都行都好都可以,
反正選出來后都能解釋,
小將軍看哪個順眼就選哪個。這是朕和眾位荀卿家一起選出來的,都在這里了。”
他這些天真是受了老罪了,
天知道這些五德終始五行相生有多復雜,還一個人有一個解釋一個人有一個說法,看的他天天晚上睡覺做夢都是一個個金木水火土的字符在打架。
他努力過了,結果就是實在捋不清,所以小將軍將就著看,他搞不懂不代表其他人搞不懂,反正最后解釋國號正朔德行什么的不用他們親自來。
書上說什么五行相生天運轉移周而復始循環不斷,還說什么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
凡是天運要轉移,老天肯定會提前降下征兆讓百姓看到。
黃帝那會兒地上出現大蚯蚓大螻蛄,黃帝說這是上天在告訴他們土氣旺盛,所以他黃帝時崇尚黃色;大禹的時候出現草木秋冬時節不凋零的景象,夏禹說這是上天在告訴他們木氣旺盛,所以夏朝崇尚青色;商朝的時候出現水里現出刀劍的事情,商湯說這是上天在告訴他們金氣旺盛,所以商朝崇尚白色;周文王的時候天上出現由火幻化而成的赤鳥銜著丹書落在周朝的社廟上,周文王說這是上天在告訴他們火氣旺盛,所以周朝崇尚赤色。
實際上吧,這話聽聽就行,指不定是誰編的呢。
幾百年來五行五德的理論變了那么多次,尤其劉向劉歆父子倆為了幫助王莽篡漢把鄒衍那套以黃帝為開端的五德終始說改成了以伏羲氏為開端,各個朝代的德行一直在變,天底下哪兒能那么正好出現那么多合適的異象?
現在流行的這套五德終始說是劉向劉歆父子倆的那個版本:伏羲氏,木德;共工氏,閏余;炎帝神農氏,火德;黃帝軒轅氏,土德;少昊帝金天氏,金德;顓頊帝高陽氏,水德;帝嚳高辛氏,木德;帝摯,閏余;帝堯陶唐氏,火德;帝舜有虞氏,土德;伯禹夏后氏,金德;商湯,水德;周武,木德;秦,閏余。
父子倆不光往里面塞了幾個之前沒什么名氣的上古君王來占位置,甚至還用“閏余”來安置短命的秦朝。
幸好秦始皇已經死了幾百年,不然非得氣活過來不成。
別的皇帝都是正兒八經的有德,實在想不出來某個德能讓誰用還硬生生的往里塞新皇帝,到他們秦朝可好,直接變成多余的了,這誰能忍?
反正他要是秦始皇他肯定忍不了。
阿飄陛下們聽到小皇帝的吐槽后笑聲戛然而止,然后又爆發出更大的笑聲。
豬豬陛下笑的眼淚都要出來了,“不笑了不笑了,孩子還小童言無忌,始皇陛下不要和小孩兒一般見識。這樣,回頭我們陪你去找胡亥,你揍孩子我們遞藤條,藤條不過癮的話遞刀子也行,總之就是你要什么我們遞什么,一定讓你出氣。”
當皇帝不要那么小心眼兒,他都出來教學生代漢了也沒見他多生氣,學學他這氣度,反正都不是他們原本的世界,平常心就完事兒了。
不就是閏余了嗎?劉向劉歆父子倆塞進去的共工和帝摯也是閏余,不生氣不生氣,百代皆行秦政法厲害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