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京城只有那些只能看不能打的禁軍,朝堂對王允的意見也越來越大,最重要的是他們起沖突的話天子肯定站在他們這邊。
天時地利人和俱全,何樂而不為?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將軍以為如何?”
賈校尉語出驚人,聽的荀小將軍一瞬間以為他們不是來救駕勤王,而是殺來京師奪了鳥位的反賊大軍。
反客為主?號令百官?這是他們現在能干的事情嗎?
先生,進度有點快,兵行險著也不是這么行的,有沒有穩妥點兒的法子?
“穩妥點兒的法子?”賈詡遺憾不已,卻也沒說沒有別的法子,“將軍傳信給并州的援軍,讓他們立刻捉拿于夫羅進京就是。”
王允把他們打發去孟津是為了抵御于夫羅的進犯,只要于夫羅沒了,他們自然沒有奔波勞碌的理由。
“此計甚好。”荀曄連忙點頭,大概王允是賈詡開啟搞事模式的必要條件,這不,輕輕松松就把賈毒士搞應激了。
唉,安安穩穩對大家都好,你說你瞎折騰什么?
荀小將軍在心里對王司徒的失智之舉指指點點,然后謹慎的讓賈校尉稍安勿躁。他馬上派人去通知并州那邊包于夫羅餃子,京城這邊還是穩一點更好。
賈詡眸光微動,“王司徒離眾叛親離已經不遠,只要將軍振臂高呼,事后便能以大將軍之尊坐鎮京師,將軍真的不再考慮考慮?”
富貴險中求,他覺得剛才的提議更適合他們。再說了,他們現在也沒那么險。
不用背負“挾天子令百官”的罵名就能執掌大權,再沒有比現在更適合反抗權臣暴政的時候了。
荀曄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大將軍?他嗎?
“先生,那是王允,不是董卓。”倒行逆施眾叛親離的是董卓,王允雖然過分但是還沒過分到那種地步,不要把形容董相國的詞直接套到王司徒身上,人家罪不至此。
賈詡瞇了瞇眼睛,“將軍,在下說的便是王司徒。”
什么罪不至此?打擾他種田就是罪大惡極。
董卓當政的時候他天天被使喚的沒有歇腳的空兒,稀里糊涂的都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好不容易董卓死了還找了個合適的活兒,結果還沒高興幾天王允又開始折騰。
董卓當政他被折騰,王允當政他還被折騰,那董卓不是白死了嗎?
為了讓董相國不白死,只好請王司徒也死一死。
他能怎么辦?他也是被逼無奈啊!
荀曄一邊聽賈校尉訴說辛苦一邊寫信,賈校尉說的差不多了他的信也寫好了。荀小將軍讓人快馬加鞭將寫好的信件送去晉陽,然后回來做賈詡的思想工作,“先生莫急,等過兩日于夫羅被押解進京再做決定也不遲。到時若王司徒繼續無理取鬧,本將軍便在滿朝文武面前和他據理力爭。”
占理就據理力爭,不占理就無理取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