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當老大是他有自知之明,那些家里一個“公”都沒有的家伙都敢打著為了朝廷的旗號招兵買馬,荀氏為什么不可以?
袁氏被滅之前太傅袁隗和太仆袁基都在京城,但是不耽誤袁紹袁術(shù)在外面擁兵自重。
如今荀氏有荀司空身居高位,同樣也不耽誤荀曄去并州打地盤。
如此機智,
不愧是他。
呂大將軍心里有了打算,
決定回城后再好好琢磨怎么不著痕跡的讓荀氏主動招攬他,
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去老賊的藏寶庫搜刮一番。
他們奉天子詔書誅賊,按理說抄家抄出來的所有東西都要歸國庫,
但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軍隊搜剿戰(zhàn)利品時留下一部分自用是慣例,他們又不是什么廉潔奉公的冤大頭,該他們克扣的肯定不會少拿。
大漢兵制復雜,地方軍主要由地方長官統(tǒng)帥,但是只要他們從地方調(diào)到京城,名義上便不再歸地方長官,而是歸洛陽朝廷。
比如并州軍,在并州的時候由并州刺史丁原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丁原調(diào)到京城當執(zhí)金吾,他又是何進和大將軍的心腹,所有同來京城的并州軍名義上都歸大將軍府來管。
董卓進京后自任相國,在地位上高于原有的三公九卿,他麾下的涼州兵和進京后收攏的各方兵力在他自任相國后就都變成了相國府統(tǒng)帥的兵。
朝廷不是不管地方軍的糧草軍餉,是天高皇帝遠無暇顧及,地方軍的吃喝嚼用都是靠地方財稅來支撐。
中原富庶養(yǎng)得起兵,邊地不光窮的叮當響還要防備羌胡搶食兒,日子過的不是一般難。
大將軍府或者相國府管轄下的兵馬某種意義上也能說是京師的兵,雖然不是禁軍,但是他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老大可以光明正大的用朝廷的銀錢來養(yǎng)他們。
兵丁頻繁易主,大將軍沒了歸相國,相國沒了歸下一位,在他想到讓荀氏主動招攬他的好辦法之前,原本屬于相國府的兵馬都得他呂大將軍來養(yǎng)。
董賊已死,親信盡數(shù)伏誅,不歸他歸誰?
他要是留在京城當呼風喚雨的下一個董卓也還好,單靠董卓搜刮來的財富也能不愁吃喝,但是京城的勾心斗角他根本插不進去,留在京城還不如回并州老家。
既然不打算留在京城,那就得提前想辦法搞點好東西,畢竟回并州后不能指望朝廷給他們準備糧草軍餉。
養(yǎng)兵那么費錢,拿董卓那老東西留下的財寶養(yǎng)他留下的兵沒毛病。
把兵交給朝廷是不可能的,他憑本事?lián)寔淼谋{什么說要走就要走?真當他是什么滿腔熱血為大漢的忠臣了?
開玩笑。
荀曄還等著呂大將軍再說幾句,結(jié)果這人提了一嘴又不說話了,反倒弄得他抓心撓肺。
執(zhí)著!知不知道什么叫執(zh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