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次竟是真的在籌劃,
還真的成功將事情辦成了。
大功臣,
眾卿都是救國救民的大功臣。
董卓已死,懸在頭頂上的利刃消失,
小皇帝不用再天天擔心會不會被毒酒送走,臉上也終于不再死氣沉沉,揚起笑臉對著幾位大人就開始夸。
他是什么都不會干,可他嘴甜,祖母在世時可喜歡他了,老大人們肯定也不會討厭。
荀爽無奈,“明光年輕氣盛,讓陛下和諸位大人見笑了。”
王允笑道,“呂奉先性情桀驁,連董賊都無法讓他俯首聽命,明光能讓呂將軍配合誅董可見不凡,司空莫要謙虛。”
那呂布和董賊父子相稱,沒有足夠的膽氣誰敢到他面前提誅殺董卓?
朝中大臣那么多,在董賊的暴虐手段之下敢明面和他過不去的都寥寥無幾,要么扔掉良心助紂為虐要么明哲保身委曲求全,就連他們也都是表面迎合董卓才有誅賊的機會。
以董卓的行事作風,就算要遷都長安也不會留給關東聯軍一座安然無事的洛陽城,更大的可能是強迫城內百姓一同西遷然后焚毀城池。
人命如草芥,到時的洛陽城絕對會變成人間煉獄。
好在董賊已死,最壞的情況沒有發生。
如果沒有呂布加入,他們的誅董計劃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完成。小小成童初到京城便幫他們解決了最大的問題,司空大人未免太謙虛。
小皇帝連連稱是,“司徒大人說的對。”
呂奉先背叛丁原投靠董卓的過往不光彩,在他面前提誅殺董卓另投新主怎么看都像在嘲諷他背主求榮。
拉攏呂奉先被方天畫戟扎成串串的風險非常大,荀小將軍好膽氣。
大漢有如此良將,還有諸位肱股之臣,何懼天下賊子作祟?
王司徒摸摸胡子,慢條斯理繼續道,“呂奉先不好管教,之后還要司空大人多多上心,莫要讓朝廷驅走惡狼又來猛虎。”
荀爽動作一頓,面上帶笑,“呂奉先乃朝廷任命的中郎將,自由朝廷來管,司徒大人多慮。”
王司徒看似為朝廷著想,言下之意卻是讓他不要仗著有呂布這等猛將就得意忘形?
他荀慈明進京后對朝堂政事能避則避表現的還不夠明顯?王司徒醉心權勢,還不準別人有其他追求?
再說了,呂布殺董卓更多是因為私仇,和家國大義沒有半點關系,他哪兒來的本事使喚連董卓都掌控不住的呂奉先?
旁邊幾人心頭一跳,連忙表示天色已晚要換個地方繼續商議政事。
局勢還沒穩定下來,可別剛除了董卓就內訌。
荀爽一如既往的寬和,讓眾位大臣自去商議,他留在宮里看顧陛下。
呂奉先誅董卓除奸臣確實大快人心,但是血腥也是真的血腥。他們這些久經風雨的老臣尚且看的心頭不適,陛下小小年紀親眼目睹血腥場面怕是半夜會做噩夢,需得有靠得住的人在宮里守著。
董卓進京后扶植黨羽排除異己,往日都是楊彪楊大人留在天子身邊看護,不過楊大人前不久因為反對遷都被罷免,現如今并不在城里。
早先盧植盧尚書因為反對董賊廢立天子而被罷免,董卓明面上同意盧尚書回老家,暗地里卻悄悄派人追殺,好在盧尚書機警沒有走官道,不然怕是難逃一死。
楊彪、黃琬等人被罷免后為了避免董賊暗下殺手都搬去了城外,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人,只能等他們自己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