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隸校尉宣璠在董卓掌權時助紂為虐,不知多少官員家眷慘死他手,董卓伏誅后光祿卿率軍拿人第一個拿的就是他。
宣璠罪該萬死,然司隸校尉秩比二千石,空出來的職位卻是香餑餑。
按理說這種官職不該落到他身上,但是天子卻將他升為司隸校尉,詔書拿到手里著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叔祖和明光皆封縣侯已經很出格,他再出任司隸校尉未免過于惹眼。
荀氏在朝堂上沒有汝南袁氏的根基,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這時候大出風頭未必是好事。
暖融融的書房里,荀爽笑吟吟問道,“明光呢?覺得委屈回去哭鼻子了?”
荀攸無奈,“并未,只是依舊不服氣。”
荀爽示意成熟穩重的侄孫在旁邊坐下,“明光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次僥幸沒有受傷當然不服氣,將來真正吃了虧才知道長記性。”
荀攸點點頭,然后將擔憂的事情說給他們家叔祖聽。
荀爽斂了笑意,“董卓剛死王允便開始攬權,天子年幼不經事,如果沒有意外,京城安穩下來王司徒就會發難。”
朝廷的威脅不只來自董卓,還有離京城不遠的關東聯盟。
董卓活著的時候各路諸侯尚且不能齊心協力,如今董卓已死,關東聯盟會亂成什么樣子誰也不知道。
天子代天巡狩治理萬民,就算朝廷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也還是天下正統,奈何董卓擅行廢立給天下人開了個壞頭,說不準接下來會有多少狼子野心之輩要打著推劉姓宗親上位的旗號攪亂風雨。
董卓是亂臣賊子,天子是董卓所立,是不是也能說他得位不正?
大廈將傾,朝廷想鎮壓兵強馬壯的諸侯無異于癡人說夢,接下來還有的亂。
祖孫二人為風雨飄搖的大漢嘆氣,說著說著便都沉默下來。
荀曄不知道倆人在愁什么,就算知道大概率也只會讓他們閑下來多給漢室上柱香,然后因為出言不遜再被教訓一頓。
好吧好吧,他小人不計大人過,不和叔祖和堂兄計較,寫信給親爹告個狀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阿爹離開時擔心他在京城受欺負不習慣,他說了多少遍只能他欺負別人不能別人欺負他也無濟于事,這回直接拿官職爵位來證明一定能讓阿爹放心。
就是強弩將軍這名兒不太好聽,給他封個討逆將軍、平難將軍、鷹揚將軍、蕩寇將軍之類的多好聽,不能他守門時用的是弓就叫強弩將軍。
雖然弓弩不分家,但是畢竟是兩種不同的武器。
算了,強弓將軍也不好聽。
話說封賞都領了,呂奉先什么時候才能喊他一起去并州?
城外那么多戰利品等著收拾,藏著掖著不能說真的很難為人。
還有他寶貝的踏雪烏騅,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有好馬不招搖過市和沒馬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