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沒讀過兵書?會不會打仗?有這么安排進攻的嗎?
議事廳中一片沉默,沉默之后便是爆發的反對。
全員反對。
主公要打徐州可以,但是絕對不能用孔融的計策,哪怕他們集中兵力攻打廣陵一郡呢?
孔融臉上的笑容逐漸僵硬,他從北海到下邳再到九江一次比一次落魄,好不容易說服袁術攻打徐州,現在又出現那么多凡夫俗子對他的計謀說三道四。
他如何不懂兵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兵法中亦有不少分兵之策,到底是誰沒讀過兵書?
只恨他身邊得用的謀臣都沒能帶出來,如果他的親信都在,定不會讓他孤立無援。
屋里其他人:……
他們能看懂孔文舉的表情,但是他們寧可看不懂。
不管了,趕緊打消他們家主公并分好幾路攻打徐州的念頭,孔融上嘴皮碰下嘴皮幾句話說的簡單,真要開戰的話損失的都是活生生的將士。
誰的兵誰心疼,總之不能讓孔融這么糟踐。
在場都是文化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讀過兵書,七嘴八舌還真讓他們家主公開始動搖。
袁術本來也在糾結兵分三路會不會太分散,徐州雖亂但總兵力并不少,下邳是徐州豪族的大本營,瑯琊是泰山賊的大本營,兵力主要就集中在那兩個地方。
他如今麾下總共能調動的兵馬也不過十萬人,還得留下一部分駐守九江,兵分三路的話每路還不到兩萬人。
兩萬大軍正常來說攻城略地是夠的,但下邳有整個徐州的兵力,瑯琊有賊匪出身的泰山兵還離青州很近,彭城隔壁就是豫州也不好打,相比之下的確是打廣陵更有勝算。
廣陵郡介于南北之間,非常適合當做他逐鹿中原的上寫的清清楚楚,子夏的道德有沒有問題已經無從追究,但劉焉意圖不軌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可是板上釘釘又能怎么樣?朝廷又沒辦法大軍壓境殺去益州。
各地的漢室宗親都有他們的小心思,涼州的亂軍又步步緊逼,朝廷哪兒有功夫管揚州的事情?
袁術僭號稱帝自有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馬騰率軍到司隸要糧可沒那么多好心的諸侯來幫他們。
唉,一個個的,還沒他這個小孩兒能看得清形勢。
小皇帝將寫好的信放在手邊陰干,然后將信紙放進竹筒細心封好交給旁邊候著的小黃門,“記住,不要在臨淄過多停留,要快去快回。”
他知道小將軍在的地方都令人流連忘返,他也想在百姓安居樂業的地方待著,這不是沒這個條件嘛。
不著急,再等等,說不準什么時候他們就能合情合理光明正大的抱大腿了。
——小將軍放心,朕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朕了,朕現在早上練拳晚上練腿,就算宮中出現變故也能保護楊太傅和荀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