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打秋,冬半收。
今冬怕是還要有災。
小皇帝不知道民間俗語,也不知道秋天打雷到底正不正常,聽到楊彪這么說很快放松下來,聽課聽出來的困勁兒也被剛才的驚雷給嚇跑了。
精神頭兒回來了也不想學習,小皇帝放下竹簡眨巴著眼睛撒嬌,“太傅,剩下的明天再學好不好,朕今日不想看了。”
“陛下記住今天聽到了哪兒,不明白的老臣明日再講一遍,不要似懂非懂。”楊彪對他的要求也沒那么高,孩子不想學就不學,開開心心的就好。
如今朝中王允一家獨大,他這個太傅形同虛設,好在天子乖巧,教導起來也算省心。
現在天子年紀小不能教太多,等過幾年看看什么情況,帝王權術該學還得學。
小皇帝不管那么多,他覺得現在這樣就很不錯,“太傅,豫州刺史孫堅表荀小將軍為潁川太守,王司徒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他要是能當家做主任命書當場就能讓烏程侯的信使帶走,任命別人可以糾結,任命他們荀小將軍有半分猶豫都對不起之前的誅董的情分。
太守而已讓他當,他們荀小將軍值得!
楊太傅對上小皇帝亮晶晶的眼睛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如今地方主官多擁兵自重,王司徒不愿意也沒人在乎,為了顏面上過得去自然是答應。”
小皇帝樂的看王允吃癟,“讓他囂張,朕管不了他天底下有的是人能治他。”
“陛下,荀氏乃潁川世族。”楊彪知道他們家陛下不似尋常孩童單純無知,這兩年經歷那么多變故,該知道的事情他心里門兒清,“若荀氏權勢過大,朝廷當如何應對?”
“反正比別家只手遮天強。”小皇帝哼了一聲,煞有其事的反問道,“太傅,荀氏現在做的出格嗎?”
楊彪失笑,“并沒有。”
他身在京城卻沒少關注外面的情況,荀慈明這位并州牧當的非常不錯,到并州后重置官署收復失地,百姓安居樂業將士戰意盎然,原本只剩下太原、上黨的并州在他過去后這大半年里愣是打回來了大半。
前幾日的最新消息,現在并州只有最北邊的五原、云中兩郡尚在胡人之手。
盤踞五原、云中二郡的鮮卑人也不是傻子,雁門、定襄、朔方等地的胡人死傷慘重,到時只怕不用大軍壓境他們自個兒就會投降求饒。
荀慈明是當朝名士,干什么都有分寸,就連這次派小輩回潁川也是為了迎家鄉士人到并州出仕,陰差陽錯才弄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說起出格,袁氏那兩位才是真正的出格。
楊彪想起前些日子袁紹另立天子的鬧劇就氣不打一處來,董卓廢立天子已經讓朝廷威嚴掃地,他袁本初當初冠冕堂皇拉起大旗討董,怎么董卓剛死就要當第二個董卓?
有一有二,那三還遠嗎?
真要讓他在外面弄出個皇帝,日后豈不是誰都能找借口另立天子?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漢室宗親數量那么多,一天換一個從年頭換到年尾都換不過來,到時天下會亂成什么樣子他想過嗎?
光盯著眼前那點蠅頭小利,前半輩子讀的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楊太傅掩在長袖底下的手攥成拳頭,想想袁氏遭難之后無法無天的袁紹,荀氏小子回鄉當個潁川太守完全不是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