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后的盟軍就更離譜了,連表面和平都維持不住直接以內訌而告終。
聰明的武將會自己找食兒,所有選擇都是雙向的,很明顯,袁紹不是一個合適且穩定的糧餉供應者。
很明顯,公孫瓚也不怎么擅長內政。
縱觀整個北方,擅長恢復擅長休養生息的人才都在荀氏這邊,要加入嗎兄弟?
他們可不是陌生人,麹義麹將軍之前沒少夸張將軍武藝高強腦子還好使,就算他們從來沒見過那也是熟悉的老朋友。
麹將軍已經身體力行證明跟著荀氏混有前途,張將軍不考慮考慮?
還有張將軍身邊的同僚,同樣是武將,他們看著麹將軍在并州大殺四方軍功等身真的不心動嗎?
張郃很心動,他可以肯定他身邊的同僚也都很心動,但是心動歸心動,天上不會掉金子,主動送上門的好事兒大概率有坑。
袁本初死后冀州究竟歸誰還沒定下來,他們只聽新上任的冀州牧的命令,其他誰來都不聽不聽不聽。
上頭的爭權奪利不要牽扯到下面的人,給他們留條活路吧。
……
一場秋雨一場寒,再過不久北方的河道就會開始結冰,就算很想親眼看到他們家奉孝叔成親,荀曄也還是準備妥當之后便出發去青州。
奉孝叔說的對,人在不在不重要,賀禮留下就行。
赴任是頭等大事,寒冬馬上就到,青州百姓在等著他們拯救,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今有荀牛牛為穩春耕遇到喜事而不留,這是何等的圣賢之相??!
荀小將軍不愧是荀小將軍,寥寥數語就把自己安慰好了。
青州出身的黃巾已經全數統計完畢,不算那少部分決定在潁川安家的壯士,以家庭為單位的百姓還是更想回到故土。
耕種基建都需要人力,青州本地的勞動力所剩無幾,再不把這些降卒帶回老家,就算有賈校尉親自出馬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黃巾出身的男女老少都要勞改,之后再看表現進行專職,所以正經的兵也得帶上。
尋常官員上任帶個幾百人就已經是聲勢浩大,荀青州這直接百萬大軍出行,所到之處更是家家閉戶城城關門。
不怪他們膽小,這么多人已經不是能防守的了,雖然人家說是路過,但順路搶個地盤什么的完全沒有哪座城池擋得住。
害怕很正常,不害怕才離譜。
從潁川到青州要穿過兗州,男女老少俱全的隊伍行軍速度極慢,一千多里路愣是走了足足兩個月才走完。
新上任的兗州牧曹孟德見完順路過來看他一眼的好大兒后已經無力抱怨。
怕什么怕?怕什么怕?
他這個州牧都不怕,底下的縣令太守就不能學學他的膽氣?他兒子都不著家了他急了嗎?
曹兗州心情不好,于是便趁此良機狐假虎威燒起新官上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