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郡有東萊郡的官,北海國和東萊郡平級,他孔融一北海國相去慰問東萊的英雄母親算怎么回事?當東萊郡的官都是擺設?
荀愔輕笑一聲,青衣玉冠飄然若仙,“孔北海奇逸卓犖溢才命世,天下豪俊皆不能及,屈尊至東萊尋常百姓家中是整個東萊郡的榮幸,誰敢有意見?”
荀曄想想孔融的名氣,默默咽下剩下的疑問。
這年頭名氣大比官大更好用,平級相處時更是直接碾壓。
伯父說孔融在黃巾圍城那種緊急場合依舊死撐著要援兵主動去救,足以看出孔北海是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哦,還自以為是、自命不凡、自作多情,總之就是全天下都該圍著他轉。
更可怕的是,到現在為止,孔北海依舊覺得全天下都圍著他轉是全天下的榮幸,他能給援軍救他的機會已經是賞臉,不可能有人看到他受難還鐵石心腸不去幫忙。
何等的自戀啊。
棒讀jpg
荀小將軍面上一本正經,心里已經開始吐槽誰家耀祖跑了出來。
等等,以曲阜孔氏在古代的影響力,和家里有個真皇位要繼承好像沒有區別。
還是繼續說太史壯士吧。
荀曄敲敲腦殼,策馬挪到太史慈身邊套話、啊不、友好交流。
聽了一路自己光輝過去的太史慈已經能面不改色加入話題,誰年輕的時候沒干過幾件驚師動眾的事情,他和苑陵侯相比還是差遠了。
荀愔唇角微揚,任兩個年輕人在旁邊嘀咕。
先前是當局者迷無暇細想,昨天被好侄兒點了一下,這才意識到圍攻北海的那伙黃巾賊可能打的是什么鬼主意。
管亥、管亥……
這么明顯的線索他竟然一直沒有注意到。
圍城的黃巾賊首領名叫管亥,青州東萊郡的太守名叫管統,一筆還能寫出兩個“管”字?
是他刻板了,下意識以為黃巾賊都是貧苦出身,今晨聽侄兒說那管亥是世家子才忽然反應過來。
世家子啊,這年頭世家大族落草為寇也弄得人盡皆知,世上沒有他們在乎的人了嗎?
既然黃巾賊不會入城燒殺搶掠,那他們再慢些也沒什么。
……
北海國,都昌縣。
孔融臉色鐵青的站在書房里,腳邊是散落一地的竹簡,“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屋里的曹掾書吏低著頭不說話,眼神卻止不住的往離自己最近的竹簡上瞟。
他們想知道這次的竹簡上寫了什么。
自從黃巾賊眾圍住都昌城,隔三差五就有竹簡出現在官署門口。
最開始他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值守的小吏以為是哪個同僚落下的公務,想著依照字跡找到那個粗心大意的同僚,于是便撿起了竹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