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那么快就決定舉家遷居。
孫家的家事他不便多問,
寫信時提了幾句得到的也只有“荀將軍機智”“荀將軍威武”“荀將軍天下帝、和帝兩朝尚書令,從祖周景官至太尉封安陽鄉侯,
與名士陳蕃、李膺等關系緊密,
門生故吏也稱得上一句遍布朝野。
如今的周氏雖然不似當年顯赫,
但族中依舊有不少長輩在京城和地方為官。
好友和孫家伯父帶兵去支援東郡,京城又遭到匈奴于夫羅進犯,
此時進京有些危險,但也不是不能去。
朝廷再怎么動蕩也還是朝廷,不是幾千外族兵馬就能撼動的,于夫羅肯定亂不了京城。
他想不明白,孫家伯父見多識廣,還是個一言不合就連殺兩個上司的狠人,潁川那位荀小將軍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會讓那父子倆都心服口服?
少年郎不著急趕路,一路從廬江慢悠悠穿過豫州抵達京城,親眼看到潁川百姓安穩耕種生活官署屯田教化養寓兵于民,再想想別處看到的衰敗凋零,是他他也愿意留在潁川。
其實廬江也不差,中原的戰亂沒有波及到那里,賊匪也不像別處彪悍,只要地方官員別太黑心百姓就能安穩過日子。
世荒民饑,這年頭能讓百姓安穩度日已是不易,潁川境內卻不光能讓百姓安穩度日官員各司其職,走進城里甚至繁華熱鬧的有種盛世氣象。
這是被黃巾賊和董賊接連屠戮的潁川郡?
不愧是潁川荀氏,手段果然不同尋常。
周瑜在潁川多留了幾天,順便將沿途幾座城池轉了個遍兒。
他來的不巧,正好趕在袁術派兵攻打潁川然后被坑的血本無歸的時候。
百姓不關心外面發生了什么,他們對他們太守很有信心,如果太守大人和別人起沖突那肯定是別人的錯,他們老老實實該干什么干什么就是對太守大人最大的支持。
潁川多災多難,難得來了個能讓他們不用擔心半夜被抓出去砍頭的厲害主官說什么都不能拖后腿。
甚至在溫侯帶兵抄家的時候百姓都沒有害怕的意思,他過去打聽還反而被看熱鬧的百姓擠兌了一頓。
——他們呂大將軍忙于征戰,仗沒打完還得抽空回潁川處理這些糟心事兒真是太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