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聲名聲,想想那岌岌可危的名聲,不能讓本就不太好的名聲雪上加霜。
呂布興致缺缺的坐回去,“伏義、文遠,接下來所有安排悉聽明光指揮。”
誅董誅董,誅殺董卓是關鍵。
最重要的活兒已經落在他身上,其他雜七雜八的不用他勞心。
他也沒那個本事安排。
荀曄稍稍松了口氣,正好這會兒人都在,接下來都聽他說。
董卓自拜相國,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即便是早朝也會帶二三百精甲衛兵隨行。
京師禁軍可供調動,但是禁軍將士疏于訓練不如戰場上廝殺出來的涼州兵,呂將軍誅殺董卓之后還要留心那些衛兵,盡可能別讓他們在早朝時大開殺戒。
呂布掀起眼皮,“府中衛兵不足為懼。”
老東西剛招攬他的時候不敢打壓的太明顯,他手上也有三百多從并州就一直跟著他的精兵親信。
早朝時衛兵不能進殿,到時命他的親兵在殿外突然發難,讓那老賊的親兵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荀曄點點頭,想起來回來時叔祖的叮囑又強調道,“將軍誅殺董卓后一定記得盡快拿出天子詔書說明是奉天子之命行事,朝中心懷叵測者甚多,萬一慢一步被某些人強詞奪理,就是有詔書也像是欲蓋彌彰。”
呂布嘖了一聲,“老東西惹得天怒人怨,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還有人真心為他說話?”
“和真心無關。”荀曄撇撇嘴,“朝堂本就勾心斗角爾虞我詐,鬼知道他們會怎么想。”
董卓活著能權傾朝野一手遮天,董卓一死京城勢力重新洗牌,宦官、外戚、地方武將接連玩兒完,剩下世家之間爭權奪利估計能打出狗腦子。
別的不說,就說太傅袁隗,董卓兇殘噬主的確讓他后悔當初召惡犬進京,但是他真的不想當下一個董卓?未必。
穩定京師需要朝中眾臣齊心協力,就算要保密也還是得不斷拉人來商議如何誅殺董卓。
楊彪因反對遷都被罷免,司徒之位空置,董卓便任尚書令王允為司徒,如今司徒王允也在密謀誅董小分隊之中。
史上王司徒作為誅殺國賊的首要功臣總攬朝政,結果呢,還是下一個董卓。
朝堂就是這么個情況,雖然董卓大權獨攬人人喊打,但是人人都想當董卓。
還好叔祖沒打算在京城久留,不然還真不一定斗得過那些浸yin權術幾十年的狡詐之輩。
說多了,繼續回到明天的安排上。
消息傳出去需要時間,洛陽周邊縣城的駐軍可以暫緩安排,最要緊的主要還是駐扎在京城的涼州軍。
牛輔、郭汜、李傕這些董卓親信必須死,高伏義已經在那些人面前混了臉熟,明日便借口董卓傳喚將那些人聚在相國府,毒酒安排上直接把他們全送走,也算是給無辜殞命的弘農王送幾個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