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南陽的時候主公身邊只有他一個人走佞臣路線,當時的同僚也還算好相處,所以他說什么都是對的。
現(xiàn)在主公身邊來了個比他還能惑主的佞臣,有這姓田的成天在主公身邊吹耳旁風主公能想起他的好才怪。
閻象平時不過問主公身邊佞臣的斗爭,內(nèi)政外事都要經(jīng)他之手上報,他也沒空管別人勾心斗角。
真要說的話,他其實更喜歡現(xiàn)在這位佞臣,至少有腦子,不像韓胤一樣和他們家主公糊涂加糊涂越糊涂越糊涂。
但是現(xiàn)在,他決定收回之前的評價。
見鬼的有腦子,這家伙分明比韓胤還糊涂。
什么“若不為君,天理不容”?還嫌他們家主公不夠飄嗎?
“主公心懷天下蒼生,實乃天下之福啊。”旁邊人看氣氛不對連忙插話,生怕鬧出見血的亂子,“青州那邊以考試來篩選官員的確是個好法子,諸位來討論一下具體是什么章程吧。”
其他人反應過來也連忙開口,別管說的有沒有用,總之不能讓閻大人較真,不然吵起來吃虧的肯定是他。
來說考試來說考試,考試也挺好的,至少得罪的只是揚州本地世家而不是全天下。
揚州境內(nèi)有多少大儒?他們主公家學淵博,需要延請多少大儒來九江坐鎮(zhèn)?
考試時間放在什么時候?要提前多久放出消息?
揚州的世家得到消息后會不會搗亂,兵力要如何分配?遇到亂子要如何鎮(zhèn)壓?
眾人紛紛出謀劃策,氣氛會傳染,議事廳中很快便討論的熱火朝天。
不熱鬧不行,不熱鬧眼看著就得打起來。
……
“袁術在揚州搞科舉?”荀曄震驚道,“消息保真嗎?不是謠言?”
九江和下邳挨邊,搞科舉也不能藏著掖著,九江郡各城官署白天放出消息說半個月后要科考取士,當天晚上消息就傳到了下邳國。
不出意外的話,三天內(nèi)能以九江為中心散播出去,半個月的時間足夠朝廷也聽到消息并展開討論。
這年頭消息傳播的慢,九江官署放出的消息是半個月后考試,能趕上考試的只有九江本地以及周邊幾個郡的士人,再遠的地方就算聽到消息也趕不及。
不對不對,問題不是多少人能趕得及參加考試,而是這場考試是袁術辦的。
袁術!搞科舉!
那什么,現(xiàn)在的袁術還是原裝的嗎?
這個世界本來就亂七八糟,要是再冒出幾個穿越者和他搶地盤,那才是真正的亂成一鍋粥。
“世界屏障結(jié)實的很,我們每次過來都要經(jīng)過好幾輪檢查,不可能有人悄無聲息的偷渡進來。”趙匡胤看出來荀曄在懷疑什么,不用他問直接解釋,“早年那種因為千奇百怪的死法而穿越的情況早就被打上了補丁,現(xiàn)在的穿越流程正規(guī)的很,連你這種走正規(guī)程序進來的都能延遲那么多年,還有空子給非正規(guī)的鉆嗎?”
荀曄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爹,這是什么能驕傲的事情嗎?
回歸正題,既然袁術大概率還是原裝的,他閑著沒事兒搞什么科舉啊?
聽到新鮮消息跑過來的孫策眨巴著清澈的大眼睛,顯然也不知道為什么,“九江那邊已經(jīng)開始準備考試了,所有的章程都按照大哥之前在青州做法來。大哥請大儒鄭玄出山,他就讓大儒宋衷坐鎮(zhèn),真是一點新意都沒有。”
荀曄滿腦袋小問號,“袁術啊,那是袁術啊,他搞什么科舉啊?搞得明白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