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超級六邊形戰(zhàn)神李二陛下都打過敗仗,他一個小兵還沒打過仗就擔心這擔心那實在沒必要。
亂世以武安邦,他現(xiàn)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戰(zhàn)場上闖出名聲,而不是待在家里發(fā)愁世道不太平。
邁出
遼哥牛牛弟
荀曄來時考慮過出門闖蕩要不要換個名字,想了想又覺得不妥。
雖然這年頭兵荒馬亂,但是出遠門什么的依舊要隨身攜帶過所,也就是這個時代的戶口本。
一般來說只要不和官府打交道就用不上過所,那上面登記的體貌特征過于簡略,即便是官吏也沒法一眼分辨真假,所以很多人犯事兒后為了躲避官府追捕都會改名換姓。
但是過所在官府有存檔,體貌年歲有可以模糊的范圍,人際關(guān)系卻沒有。查驗關(guān)文的官員不在意也就算了,一旦較真去查肯定能查出貓膩。
他沒干過違法犯罪的事情,也沒什么見不得人的地方,更不是別有用心混入軍中的敵方細作,清清白白的良家子沒有刻意造假的必要,完全可以大大方方亮證件。
張遼拿著過所翻來覆去看好幾遍,再看看眼眸清亮的少年郎,確定人和證件對得上后更加想不明白,“小郎要從軍?家中長輩可知曉?”
不是他膽小怕事,而是這身份他真的不敢收。
“長輩知曉。”荀曄聽出了這人的言下之意,緊跟著解釋道,“昨日有賊兵欲劫掠村寨,幸有張將軍執(zhí)法如山為民做主。家中長輩盛贊將軍不畏風險嫉惡如仇實乃我輩楷模,曄心向往之,故特來投效。”
他不是偷偷離家出走,是心慕張將軍風采特意找過來。
家中長輩知道他要從軍,不光知道,還很支持他的選擇。
是他聰明伶俐能讓家中長輩放心?不,都是張將軍的功勞!
張遼受寵若驚,“竟是如此?”
原來昨天送那幾個賊兵過來的是荀氏部曲,昨天只顧得唾罵涼州兵就知道欺負百姓和塞外胡人一個德性,等砍完人想起來問話人已經(jīng)走了。
他張文遠何德何能,荀氏長輩真的如此夸他?夸他的是司空大人還是荀氏其他長輩?除了說他嫉惡如仇還夸了什么?
咳咳,他的意思是,潁川荀氏竟然有人知道他張文遠是誰,真是太令他驚訝了。
二十歲的張遼還沒學會如何隱藏情緒,從無精打采到精神煥發(fā)只差幾句夸夸,要不是身邊有小兵看著他都想直接和這小郎君勾肩搭背。
京城不好混,難得碰到一家有眼光的可得好好珍惜。
不過高興歸高興,該問的問題還是得問。